第84章 番外1

营队的门禁很森严。

但明珍提前申请过家属探访,因此在门卫处登记了姓名和车牌号,又检查了车上的行李,明璃她们便顺利地进了家属区。

前几年,家属区这边新建了一批筒子楼,但是由于资金不够,只能供给一小部分的家属。

更多的还是住在老楼里,虽然建筑和家具老旧了些,墙面还有些脱皮,但是空间很宽敞,还圈了个不大不小的院子。

勤劳的军嫂们在角落里种菜养鸡,也是一份生活上的补贴。

明珍和宋剑便住在这样一栋老楼里。

宋婶子看见便忍不住心疼:“不是说军队里条件好吗?这住的还不如家里,真是受了大罪了。”

宋家的经济条件不错,家里的红砖瓦房是新修葺过的,看起来比这边的还要更新些。

明珍帮着把带来的蛇皮袋放在堂屋里,解释道:“妈,外面虽然旧了些,实际上住着还是很舒服的。”

“营队里钱不够,筒子楼只建了三分之一,我们来得巧,倒是可以选,只是我还更爱这种老楼,瞧着不如新楼漂亮,但空间大。”

明璃看了一眼,赞同地点了点头。

明珍勤快,家里拾掇得很干净,角角落落都没什么灰尘,充满了温馨感。

像是筒子楼,巴掌大地方,洗衣做饭都得挤在一块,容易起各种小矛盾,一地鸡毛。

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儿,但也影响心情。

“这倒是。”宋婶子也回过神来了。

她从袋子里拿了块酥饼给宋欢、宋喜吃,顺手还给明璃也拿了一块。

明璃:“……”

盛情难却,和小孩儿一个待遇的明璃只得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婶子,乖乖巧巧地和欢欢喜喜一起蹲到旁边去了。

明璃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论起收拾东西,别说打下手,她压根就是个帮倒忙的。

倒是徐枝,拆着蛇皮袋抓住了重点,眉头皱得紧紧的:“珍儿,听你这意思,这两年营队里没啥钱?”

不然不会连筒子楼都只建造了三分之一。

“妈,您别担心,基本的吃饭穿衣是少不了的。”

看出了徐枝的担心,明珍将果脯蜜饯礼盒搁在桌上,解释道:“不过听几个嫂子说,论起福利待遇,确实是不如前几年。”

国家在大力搞经济发展,其他方面的开支只能相应缩减一些,军队方面就是其中之一。

这几年,不仅是家属楼的建造,还有军嫂们的待遇、逢年过节的福利等等,都有一定比例的缩减。

甚至上面还在规划着继续裁军,80年裁了一批,82年裁了一批,听说明年又有大裁军计划。

具体的一些细节明珍也说不清楚,还是明璃适时地补充了几句,讲得深入浅出,让宋婶子和徐枝都理解了。

“不光是这些项目,就连诸多军工厂,都因为订单的缩减被迫转型,移交地方。”明璃咽下了口中香脆的酥饼。

比如说深城的光明坦克军工厂,如果不是接到了伊朗和伊拉克的订单,早就已经转型成了地方企业。

但是因为这一批持续不断的军-火订单,光明整个儿被盘活了,移交的计划也是一推再推。

现在更是成了整个华国的聚宝盆,一个稳定的大规模外汇来源之一。

当然,作为合作的促进者,明璃也从中获得了不少隐形的福利。

还有沐辰,因为坦克的改进有他的一份功劳,不仅得了高昂的奖金,再做实验的资金都更好申请了些。

可谓是多赢的结局。

“没错。”说起这个,明珍也精神了,她的眼神亮晶晶的。

“咱们营队下面也有不少的军工厂,最近正在引入外资转型。”

“就咱们隔壁,一个叫林月兰的嫂子,就是这次合作的负责人之一,听说等转型成功了,她就是厂子的厂长或者副厂长。”

林月兰,原文女主的名字。

听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字眼,明璃顿了顿,下意识往隔壁看了一眼。

在原文的情节中,林月兰是个极有能力的女性企业家,品性极佳,毅力很强。

在克服了一系列的艰难险阻之后,她成功地将转型的军工厂发扬光大,成了京市有名的大企业家。

她此次过来,一是为了见见二姐和小侄女,二也是为了瞧瞧这名原女主。

爱才之心,人皆有之。

明璃作为一个大集团的掌舵人,最喜欢做的便是挖掘人才。

将他放到合适的位置,让他发光发亮,为自己挣来庞大可观的收益。

明璃稍有些走神,宋婶子却好奇道:“为什么是厂长或者副厂长?”

要么是厂长,要么是副厂长,哪里还有或者不或者的?

明珍耐心地解释说:“因为是竞争上岗,负责人里面还有一个军长家的媳妇儿,姓许。”

“她们两个在一同竞争这个厂长的位置,之后那场引入外资的合作中,谁做出的贡献更大,谁就是这个厂长,另外一个就是副厂长。”

明珍的话语中情不自禁地带上了羡慕和崇拜,还有不明显的向往。

“二姐,你想试试吗?”明璃回身,忽的开口问。

“我?”明珍一愣,连忙摆手道:

“我哪里行?我不行的!我一个初中生,拿什么和她们比,再说了,我还有欢欢喜喜要照顾。”

“初中生怎么了?学历并不代表一切。”明璃的语调中充满笃定,莫名的让人信服。

“至于欢欢和喜喜,那就更好解决了,她们也长大了,该是上学的时候了,三餐都能直接在食堂吃。”

“欢欢、喜喜,你们说对不对?”明璃摸了摸两个小姑娘的头发。

宋欢和宋喜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齐声道:“对的,妈妈,我们可以照顾好自己!”

明珍的面上出现了明显的心动,但迟疑许久,她还是下定不了决心。

“可是,就算我想,也不一定能当得上。”明珍无奈地苦笑了一声,眼神中多了些期待。

“我现在就想着,等厂子开起来,能进厂子当一个工人,已经是高兴得不得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