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按青书所想,这次少林派的事大概有几路人马在里面搞小动作,但汝阳王必然也没多理会这件事,他正忙着四处打仗呢,哪有这个闲心?不过能稍稍破坏一下江湖各大教派的关系,挑拨内斗也是不错的,估计也是放手给王保保去负责了。

成昆和陈友谅师徒肯定是费了最大的功夫,丐帮势力被青书不着痕迹地瓦解掉了,现在他们也只能寄希望于“武林北斗”少林派了。不过估计他们师徒之间的最终目的就有不小的分歧,注定成不了大气候的。而赵敏应该也施了些手段心机,但青书已然不想费力去猜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此时卫璧早已今非昔比,堂堂正正的阳谋就足以打破敌人的一切布置,他们再怎么蹦跶也蹦不出江湖那盘菜,大势已定了。

所以那所谓的屠狮英雄会嘛,凑个热闹捡点儿便宜还行,上场打擂台这么掉价的事,还是算了吧。

卫璧能想通这些道理,不再时不时地四散王霸之气亲自打怪了,青书才真是松了口气。

现在该好好想想的,是怎样不留后患地除掉朱元璋——这才是真正的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第68章 双雕

此时距离少林召开屠狮英雄会尚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卫璧和青书便打算往濠州去。濠州义军此时正由朱元璋统领,邓愈、花云辅佐掌兵,汤和主政。

一路上卫璧都在想着该怎样除掉朱元璋,毕竟此时朱元璋也是一方兵豪,趁夜潜进他房里一剑杀掉并不难,但那样势必会动摇军心,留下一些不大好的影响。不过当然,卫璧想的是,若等他到了濠州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那就直接杀了罢,成大事者无谓拖拖拉拉瞻前顾后的。

骑在马上,青书十分随意地说道:“大哥,还有四五日我们便能到濠州了,何不先派遣一位旗主前往报讯?”

卫璧想了想,也觉应当,便派厚土旗掌旗使颜垣先行一步将行程告知朱元璋。

要说他堂堂教主驾临濠州,与其偷偷摸摸的,还不如大张旗鼓。这次卫璧打的旗号是教主巡视各地义军,朱元璋既是濠州地区的负责人,必然要好好招待教主,到时不妨先虚以委蛇一番,对他多加赞赏,然后等离开濠州那夜再潜回城中杀人,神不知鬼不觉——想到这里,卫璧便也定下了心来。

然而此时青书又说:“我记得前几日有传讯说台州方国珍向濠州求援,此事……大哥怎么看?”

原来近年来各地义军蜂起,除了明教麾下几支义军外,势力强大的尚有姑苏的张士诚和台州的方国珍。然而张士诚已在几年前被大元朝廷招安,官至太尉,依旧带领麾下军队,却是把矛头掉转过来开始对付义军了。

方国珍与张士诚向来不和,彼此争端不休,当初也是因为被元军和方国珍夹击,张士诚才不得已投降了大元朝廷,从此被天下英豪鄙视,他心里也存了一口恶气。

在做了大元太尉之后,张士诚自然要出那口恶气,于是便和方国珍打了个如火如荼。汝阳王率领大军和明教义军作战,自然也乐意让张士诚去牵制方国珍,再说了,那两家都是汉人,爱咋打咋打,察罕帖木儿真是求之不得呢。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元朝廷这么多年搜刮民脂民膏,至少军费是不怎么缺的,就算缺了也能抢,是而有了朝廷的支持,张士诚便逐渐占了上风。

方国珍眼看不妙,只得修书给濠州的朱元璋求援,濠州、姑苏和台州相距不远而且恰成三方鼎立之势,朱元璋将濠州经营好了之后,自然也想拉拢方国珍进一步侵蚀张士诚的地盘,故而也答应了支援——这一切恰好就发生在前些日子,朱元璋尚且还没能与方国珍会面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