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过后,皇帝摆驾回宫,其它官员也簇拥着功臣出宫,一出宫门只见门口堵了无数热情百姓,他们没在城门口看见想看的英雄,所以又到宫门口来等候。
贾环骑着马,向人群挥手致意,成千上万的人都在仰望,欢呼,甚至有人跪拜。这种风光和荣耀,只有当年连中三元御街夸官时才有过,只是现在的风光远胜于当年。状元每三年出一个,可是这样的胜利,近百年来都没有过,而且是年轻帅气的状元郎挣来的,这连戏文小说里都没有过这么爽的情节,百姓们几乎陷入疯狂。
贾环却没有当年连中三元时的喜悦和荣耀,因为当年那状元是靠自己的本事换来的,而今日的荣光却是用无数人的鲜血和尸骨换来的。何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这样,个人的成功建立在成千上万的尸骨上。
想起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想起再也看不到的袍泽,贾环真是高兴不起来。只是非常平静地从欢呼的人群中穿过,一边挥手致意。在百姓们的眼里,这冷静的态度是大将风范,文官的袍服展示了儒将风度,至于额上漂亮的伤疤是男人味,被晒黑的肤色是阳刚美。
总之,咋看咋顺眼。
从那以后,京城流行起小麦肤色,面白唇红的脂粉男遭到冷遇,贾环万没想到自己也引领了京城的审美潮流,这是后话。
眼下,一群锦衣卫费了好大劲,才护着大英雄挪回家。
天坛街,小贾家,宝钗领着全家在大门口迎接,钱槐高兴地牙都快笑掉了,说:“主子今天真是酷毙了。”
小贾芝不懂,问:“内裤还是外裤?”
贾环抱起贾芝,这小子长得愈发壮实,那眉眼越来越象他爹了。
正房内已经摆下接风宴。贾环已经在宫里喝过酒,回到家随口喝了两杯应景,还用筷子沾点酒放贾芝嘴里,小家伙咂巴着小嘴觉得够味。
然后给赵姨娘和宝钗颁了皇帝赐的诰命,又给下人们放了赏,全家的喜气达到高潮。
这次出战,贾环还给赵姨娘的兄弟赵国良和侄子派了军事任务,让他们也立了功。赵姨娘高兴得直抹眼泪,说不出话来,把诰命卷轴郑重收起。
席间,宝钗又给他回了家里的事,家里一切正常,各店铺田庄出息也好,芝儿也在茁壮成长,已经会走路会说简单的话,小胳膊腿很有劲,能单手扒住院里的单杠,可能是经常在户外玩耍的原因,身体强壮很少得病。还表现了极大的破坏性,拿小刀在家具柱子上乱刻,在帘子上涂墨汁,在饭碗里养毛毛虫,还把院里栽的苗一个个拔出来。
贾环笑道:“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时候,比如拆钟表,打破鸡蛋,把栽好的苗拔出来什么的,其实不是搞破坏,而是一种好奇的表现,好奇心是求知的基础,我们要保护,不可泼冷水,不要骂他,随他闹去,只要注意安全就是了。”
宝钗答应了,贾环累得要命,随便吃了两口菜就回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