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怪是不至于,只是被吓了一跳却是真的,乍一知道自己要与堂堂雍亲王和廉郡王同桌用膳,这个消息带给贾琏的惊讶程度,绝不亚于忽然告诉自己要去跟市长握手献花。
贾琏心中小小腹诽,面上却挂着笑意,摇头道:“十三爷怎么如此客气起来,我虽谈不上什么潇洒君子,却也绝不是小肚鸡肠之人啊。”
胤祥颔首道:“正是知道贾兄乃是心胸豁达之人,否则,我也不会在四哥面前引荐贾兄了。”
贾琏只见胤祥噙着浅笑,如此的开门见山,心中反倒觉得安定了几分,而后又开口道:“前些日子,雍亲王赏下来的那几块料子,想必是十三爷的意思吧?”
胤祥微微一笑,目光稳稳落在贾琏的脸上,悠悠道:“贾兄聪明剔透,自然明白其中意味。其实以贾兄这样的心性才华,屈身在那侯门之家,只作个小小的员外郎,实在是屈才了。”
贾琏略一吃惊,抬头对上胤祥的眸子,讶异道:“十三爷此言何意?在下愚钝,还请十三爷明示。”
胤祥道:“贾兄是聪明人,应当明白我的意思,你的大才,倘若让旁人得去了,我可是太不甘心。”
贾琏愣了一愣,忍不住脱口道:“十三爷说这话,是在试探我不成?”
胤祥笑道:“贾兄怎会生出这样的心思来?我只是觉得,咱们自古到今,总是讲究刚柔并济,便如我四哥那般能干之人,也需有八哥那样心思缜密的人辅佐在旁。我身旁,却正是缺了这样一位能干之人,思前想后,只觉得贾兄是最合适不过了。”
胤祥这一番话,颇有些一语双关的意味,可是贾琏的注意却全给一句话引了过去,不可置信的问道:“你……你觉得八阿哥是‘柔’?”
开玩笑吧?在贾琏的印象中,无论是哪一部历史清宫戏,这位八爷可都不是个好对付的主,最后是输了不错,可也没少给雍正添堵。虽然在这会儿和胤禛握手言和,兄友弟恭了,可是用这个“柔”字来说他,贾琏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
这“刚柔并济”四个字,用在那两人身上,怎么无端端就让人觉出几分其他的意思来了呢?
胤祥仿佛也觉有些失言,笑了一笑又道:“我不过是随口打个比方罢了,贾兄不必介怀。上一回贾兄替四哥解了那西洋人的题目,皇阿玛龙颜大悦,想修攒一部数理典籍,这差事,十有八九是要落到四哥手里的。贾兄既有此才,必定不会吝于指教吧?”
贾琏闻言一怔,脱口道:“我那三两下子,哪里配去修书呢?”
胤祥道:“倘若贾兄都不配为此职,那普天之下,只怕也再难寻出几人了。”
贾琏心想,原来胤祥今晚作了这样多的手脚,都是为了让自己往后安心替他和四阿哥效劳,看来这历史虽生了几分改变,可是胤祥对胤禛的一片忠心,却是分毫未变。
想了一想,终是忍不住开口道:“十三爷对四爷,果真是兄弟情浓,敬重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