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此次中央里头突然向藩国要人,赵国可不像中山国是个刚刚搭建起来的草台班子, 在刘彭祖就藩之前赵国就已经有了一整套的管理机构。当然他插手之后进行了小小的一番改革,效果还不错, 就没有再动了。

而且刘彭祖不像中山国那么无聊喜欢培养专业性人才,他就是拿来主义,最欢迎多面手,所以在景帝挖了一拨人又要挖一波人的时候猛然间抓瞎了。

人,人手不够用了……

而且此时赵国比之中山国的劣势也凸显出来,即人才握于世家勋贵之手。

赵王可也不是个好脾气的,但这事吧他不能硬着来,总不能拿刀架在别人脖子上逼他们把人才交出来吧?于是他就去问弟弟借了一套试卷。

择才试,赵国也来一发。

之前的一次择才效果非常不错,赵王成功挖到了不少藏在民间却因无人举荐而被埋没的人才。于是,他在将部分人才打包送往长安的同时,自己留下了一部分也。推荐的人才里头,他几乎一个都没用治下豪强们所荐。

这倒不是他刻意和豪强们计较,而是当双方站在一起的时候,豪强举荐上来的那些人才的质量远远不如他选上来的。

事实就摆在面前,他总不可能弃优从劣吧?

科举纳贤这条封建帝国沿用了数百年的道路一旦走过,上位者就不可能再放弃它,赵王自然也不例外。尝到好处的赵王自然不会再走回原来的道路任由勋贵扼住人才的咽喉。

他打算明年也开一次择才试,但赵国一时之间肯定无法筹备出一个完整的出卷、阅卷队伍,事实上非但组建不出来,中间还有人在和他唱反调。

还好他有个某种方面还比较能干的弟弟。

不愿意出卷?他就问弟弟去借中山国历年题目,每年卷子里抽几题,左拼右凑,再稍作改动,不就又是一套真题了吗?就冲着这一点,赵王对他弟弟的容忍度提高了一个全新的阈值,至少明面上有些事能忍就忍了。

不能忍的到时候再说。

夏安然并不知道兄长如此腹诽自己,他觉得自己完全是被动还击,特别无辜。

车驾一路晃悠到长安,这次一路风平浪静并没有发生任何意外,照例在长安城外近郊止步,随后,夏安然派人送文书入长安申请入城。

然后他让队伍靠边停靠,耐心等待。谁料长安的大鸿胪未到,却有一列车马正要从外入城,将将从他们身侧经过,为首之人见到所悬挂的国旗后稍稍一愣,随即翻身下马向着夏安然的马车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