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在那样的天宫里上朝办公是种享受,可惜天宫的主人不够聪明。

他们一边赞叹,一边摇头可惜。

“祖宗规矩,三年不改父道。先皇尸骨未寒,官家就拿王相他们开刀。先设局,再降罪抄家。这种手段,实在是……”

“长此以往,官家瞧谁不顺眼,就以身做局污谁的名声,那还得了。”

“先皇若是知道,我大宋朝堂将变成幼儿的玩具,定会死不瞑目,呜呼哀哉。”

“那杨文广,不过小小侍卫,寸功未力,只是拦了一次王相,就一步登天成了四品卫将军。官家如此优待武将,视我等文臣于何地?”

“也许官家认为那些大字不识的莽夫能处理政务,哈哈……”

“本官已经命人递了条子,让那些赈灾补额的人今日去户部支领钱银。国库空虚,但官家是紫薇帝君降世,也许能跟财神爷借银子。”

“本官也命人给各地武将传信,让他们今日去工部支领刀兵衣甲。工部库存不够,官家可以跟天兵天将借嘛。”

“希望官家明白,朝政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那么简单。”

群臣正为自己的妙计洋洋自得,认为小皇帝很快就会知道朝堂缺了他们不能运转。

有仆人匆匆进了院子,蹬蹬爬上阁楼,凑到工部侍郎耳边小声汇报。

工部侍郎面色一变,拱手跟朋友道别:“内子突然晕厥,大夫称是有了身子,胎像不稳,我得回去看看。”

众人忙道喜,还有人笑道:“张公跟他夫人鹣鲽情深,已经有三儿两女,还担忧得走路都不稳。”

“是欢喜吧,张公年近六十,老当益壮……”

众人打趣同僚,有心思灵活之辈,瞧着工部侍郎步伐匆匆离开的背影,心生不宁,命人去宫里打听情况。

工部侍郎没有回家,坐上轿子,吩咐轿夫:“去工部,快。”

宫中,陈曦溜达一圈,见六部少了大半官员,只有一个兵部尚书坐镇。工部和户部门口排着长队,众官拿着批文等盖章,但公房紧闭,当值的官员也没办法。

“刘尚书摔了腿,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是得好好养养。”陈曦抬脚踹开户部尚书办公房,拿出官印,呵呵笑道:“户部干系甚大,总不能因为刘尚书停摆百日……这样吧,晏卿暂代一下尚书之职。”

众人一惊,连晏殊也吓一跳。

尚书令可是一品,宰相之一。

陈曦现场起草诏书,拿出太后放在他那的御印一盖,再盖上御玺,虽然前面有个‘代’字,但进了内阁,就是相爷。

晏殊拿着被塞到手里的圣旨,第一感觉就是皇帝的字没进步。当年他给太子开蒙,见四五岁孩童能写出这样的字简直惊为天人。几年过去,人长大了,字还是那字。

谢恩之后,火热出炉的晏相爷问:“陛下最近忘了练字?”

陈曦转移话题:“老师慢慢忙,看哪个职位空缺,递个名单给朕。众卿也别急,杨将军和包翰林正在加快速度抄家,国库很快就能宽裕起来。”

晏殊正色道:“修撰,包希文是右文阁修撰,为从六品,不是三品翰林学士。”

“回头朕就封他翰林学士。”陈曦状似孩子气的甩袖离开。

晏殊摇了摇头。

有官员小声劝晏殊:“晏相公为长久计,还是勿要将官家当成孩童。官家主意大,太后也纵着,并非寻常小儿……”

抄了户部尚书的官房,陈曦又踹开吏部尚书的门。

“丁谓昨夜在狱中畏罪自杀,吏部尚书之职空缺,王卿暂且劳累一二。”

王曾是三元及第出身,本就是吏部侍郎,又是新皇的老师,他升任吏部尚书,比晏殊空降户部要好办得多。

不过吏部是丁谓一党的重灾区,人手也最缺。

“王卿若是觉得谁能胜任侍郎寺卿,给朕递名单,实在缺人手,朕再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