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念完最后一个字,长出了一口气。
我赶紧凑过去看那张纸:“赶紧看看,上面写了什么?”
结果我顺着那字,念了几句,却发现这上面的行文都是古文的结构,而且念着也不是很通顺。我问梁悦:“你能看懂吗?”
梁悦也摇摇头:“我记的时候就试着读了读,好像是在记录这个南柳村的兴起和衰亡过程,但是很多句子读的都不通啊……”
马谡摸出毛巾擦了擦手,说道:“不通也正常。那石碑上面很多地方都磨损了,字迹我实在辨认不出,就空着了。这种石碑上的行文我有经验,我来瞧瞧。”
梁悦把那纸递给了马谡,马谡把上面的文字从头到尾足足看了三遍。
我有些着急,三叔那边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我们不能再这里耽误太长时间啊,于是便说道:“老马,不行先留着,咱们先往里面走走吧。”
马谡点点头:“也好,我们边走边说,这上面的文字记载我也看个八九不离十了。”
“真的?还是老马厉害。”我由衷地赞叹了一声,现在像老马这么博学,而且擅长多个领域学识的人,真的是不多了。
我们离开石碑的地方,继续前行。那脚下的荒草,漫无边际,一眼望不到边。走在这里面,很容易迷失方向。没有人带路,我们根本就找不到那崖谷的入口。
由此我们只好不断地变换方向,在走过的地方做好明显的记号。
梁悦好奇,一边赶路,一边问起那石碑上的内容。
马谡也慢慢地给我们讲起来,原来那石碑上记录的果真是南柳村的一段历史。
大清雍正年间,当时的南柳村并不是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南阳凹。
南阳凹地理位置就处在山谷之中,大山阻挡了狂风,树木遮蔽了炎热,这里四季温煦如春,风调雨顺。人们生活在南阳凹,如隐居在世外桃源一样。
南阳凹的人,在山谷之中种植谷物,养殖牲畜,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