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有完没完!

他怒。一天两天就算了,天天如此,大燕的军队也就这水准,大将未到就可以这么松懈。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一撑座椅就要跑过去——咳,也就是把窗给关了。

但才踩到地板上,他就停了动作。于是一手撑着桌子,一手抚着额头,他总算是后之后觉地看见桌旁支着那一对笔直的手杖。

唉,从那种环境里出来,并且恢复了以前的自由生活,连带着也就忘了自身目前的状况。看来他的记性还是有些问题。

黄翎羽郁闷地瞪了一眼窗户,又瞪一眼书本,最后觉得就算把那纸糊窗关了也起不到什么隔音效果,于是捉着书本刺溜一下钻回桌后的床上去,拿锦被将耳朵捂了,只留一双眼睛和鼻孔,继续看书。

黄翎羽爱看书,一看书就如同扎进去一样,只除了一种——宗教宝典。所以这一本他看得比较郁闷。白衣教的圣典《白衣尊者普渡济世经》,简称“白渡经”。文字艰深参照《道德经》里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分册之多参照连载版《大唐双龙传》(44册)——竟然是用书箱装着扛过来的。

早在万年之前,西戗族曾经满布整个天下,后来才逐渐被外来族群所替代。

至于白衣教的兴起,实是起源于西戗族的衰败

大约八千年前,西戗族人终于少到了被视为异类的地步。他们的聚居地常被他族部落联合侵扰,往往十帐九空,偷得余生者也几乎人人披麻戴孝以祭亲族。

西戗族的传说中记载,就在那水深火热的时光里,降临了一位从异界到来的女巫。族群相杀中,她的至亲被敌族擒获,悬挂于高架之上任由日光暴晒、骤雨袭淋。死后,尸体被盘旋等待的鸠鸟啃噬殆尽,唯余骨架。

真可怜,黄翎羽想——那位JJ估计也是穿来的同志,而且还穿在了原始社会。

黄翎羽莫明其妙地就想到了初中课本里“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中部洞穴内群居人口头骨复原图”,那个震撼啊!默……

不对,这位JJ应该是在氏族部落联盟时代,好歹也已经成长为山顶洞人的样貌了吧。——黄翎羽特有职业病地瞎想一阵,沉默。

又看完了,于是伸手到床底下书箱里换了一册。

女巫耗费二十年之力方才聚集残存族人,赐予他们强大的战力,率领他们掀起了报复的战火。此后三年,数百部落方国不得安宁,漫天雷火夹带着女巫的怒气与西戗族人的怨灵席卷了整个天下,山林焚毁,牲畜尽屠,滚滚的浓烟遮天蔽日。

女巫死时,族人遵她遗命,将山林中所有鹫鸟尸骨全部集于墓穴,陪伴她走入沉眠的,还有一具保存了近三十年的枯骨。

这段时间的复仇和战火耗费了许多笔墨纸张,黄翎羽换了几册,直到半身酸了,翻个身举高点就着灯火还在继续钻研。

女巫为了纪念至亲的离世,终身仅着白麻。族里后人为了纪念她,给所有曾被迫害的族人一个念想和期望,便以白衣尊者为神祗,逐渐形成了白衣一教。

甚至于,一些并非西戗族的世人,因为在战火中失去了亲友,或是被皇亲贵戚掠走了挚爱,满心仇恨不能平息,也都投身于白衣教中。

而因为她生平行事狠厉果决,当时所有遭她复仇的部落方国都给了她“复仇神使”的称号(黄翎羽有点寒,和山顶洞人一样打扮的“复仇神使”,但凡学历史的都知道会有多强悍)。

数千年逐渐走来,西戗族有兴有衰,白衣教始终留存。时至今日,也终于分了数个教派,有的分支认为,白衣尊者并非复仇使者,而是拯救世人于水火的慈悲之神,以毁灭普渡众生之人。

这半身又麻了,黄翎羽再翻了个身。

钻研到现在,他对于这位姐姐对后世光辉伟大的影响格外有感慨。这一箱子书并非那个年代就编纂流传下来的。当时还是结绳记事的年代,但是许多事情口耳相传,到了许久之后,才被后人录入书中,成为经典之作,譬如《毛诗三百》,譬如《何马史诗》……

一个教派究竟为何存在,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就像老子死时,不可能想到数百年后,自己会变成“道教”的尊神,至于他阐述自己哲学思想的《道德经》,甚至成为后来皇帝方士们炼制长生不老丹的依据。终归只是为了顺应后人的愿望罢了。

罢了罢了,只是稍作备课而已,怎么就有这么多罗嗦的想法?

时间易逝而无人察觉,斗转星移又是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