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早已经开始,几场细雨之后,田间陆续发出青苗,没过多久,就长成大片青绿,葱葱茏茏,甚是喜人。
在赵嘉的带动下,沙陵县内,麦田的数量不断增加。
秋熟之后,不少人家的主食不再是单一的粟米,而是会添些新花样,例如蒸饼、包子、馒头以及宽片的汤饼,还有加了高汤的细面。
为增加产量,边郡大幅推广牛耕和堆肥。只要不遇天灾**,全年风调雨顺,亩产基本能达到一石半乃至两石。
赵嘉请教过郡内老农,知晓地力所限,如果要进一步提升产量,必须从种子上下功-夫。
在景帝赏赐田亩之后,赵嘉就组织数名有经验的农人,依靠手中的资源,每岁择选优质谷穗,单围出一片田地,对谷种进行改良。
付出总会有收获。
从去岁开始,成效已初步显现。
普通的粟种,亩产两石就是丰收。经过优选的种子,亩产基本超过两石,甚至能接近三石。
赵嘉此次撇开军务,返回县中,主要是牵挂家中的试验田。
此次前往长安,少则数月,多则一年,势必要留在都城。时间拖长,必然要错过秋收。因牵挂良种之事,不在离开之前亲眼确认,他无论如何不能放心。
而且,赵嘉有种想法,他手中资源有限,如果换做长安,成效必将更为显著。
但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没有见到天子之前,一切就只能停留在设想,无法保证一定能够实现。
策马回到畜场,远远就见到散落在草地上的羊群。
之前商队西行,除了黄金、珠宝和香料,还带回不少作物的种子。
赵嘉分到少部分,交给熊伯和虎伯试种。之后惊喜发现,其中竟然有苜蓿,而且是紫花苜蓿!
比起原有的牧草,这种植物营养价值更高,而且春秋皆可播种,抗旱抗寒,禽畜都能使用,堪称是牧草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