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胶西王的诡谲狠辣,除了江都王刘非,非是必要,连同出一母的鲁王刘余都避而远之。
自刘端就国以来,死在胶西国的官员两个巴掌都数不过来。只要不合他意,国相照杀不误。
如此高的死亡频率,岂会无人察觉。
但刘端事情做得聪明,动手之前,势必会找到官员的把柄。实在没有小辫子可抓,必然在暗中下手,不会留线索在明处。
无凭无据,碍于诸侯王的身份,明知他是背后主谋,也无法进行严惩。
景帝在时,刘端担心受到斥责,行事还会稍加收敛。自景帝驾崩,刘彻登基,仗着有江都王这个兄长,刘端行事愈发肆无忌惮。
在演武之前,胶西国又换了一任国相。
据传言,新国相赴任之前,已经给家人留下遗书,完全是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心前往胶西。
好在刘端知晓深浅,又有鲁王和江都王一同劝说,至少短期之内,没有再换国相的打算。
然而,忍得了一时忍不了一世。
哪天看对方不顺眼,刘端终究会再下狠手,在胶西国的死亡名单上再添一笔。
现下,因王国军队在演武中大败,刘端的心情相当不好,看人都阴恻恻地,少有人会主动往他跟前凑。
唯一不受影响的就是刘非。
饮下天子赐酒,刘非坐回席间,看向身侧的刘端,提醒道:“阿端,这里是在未央宫。”
“我知好歹,无需王兄提醒。”刘端哼了一声,狭长的眸子扫过殿内,忽然端起酒盏,迈步走向对面,正好停在赵嘉面前。
“赵大夫勇力过人,我甚钦佩。”
赵嘉正和魏悦说话,突然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抬头看去,就见胶西王站在面前。脸上虽然带笑,目光却显得阴沉,令人格外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