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价格上恐怕没去年那么好了,毕竟物以稀为贵,去年整个县里也没谁家种了一万来斤的花生,收购的时候,一次就收满额了,今年家家都是种的花生,这个就有趣儿了,人家直接要不带壳儿的!
回头还得千辛万苦的剥花生壳儿!
刘文喜就挑了最好的花生买回来四大麻袋。大概二三百斤,足够家里人吃用了。
“再去买点核桃、榛子的回来,冬天的时候炒着吃。”小于举人指点他:“这个时候买合适,过了季节再买就贵了。”
他们这里不靠什么名山大川,东西出产的普通,但是他们这边往东就是一片密林,密林过后就是一片一片的山地了,等过了山地就是小兴安岭的范围,那边盛产这些东西啊!
离得近就是有好处,哪怕临盛县没有什么地里优越的位置,吃不到肉,还能喝到汤呢!
于是刘文喜特意去了一趟县城,采购了大批的山货回来,还买了焦神曲和焦麦芽,山货里头有山楂,回来自己炒一下,可以泡焦三仙茶喝。
还有各种棉花,也跟布庄的人订购了二百斤,让他们来货之后,给送到家里去,蜂窝煤订购了两千斤,去年那点将就够烧,今年多定点。
再有就是各种东西,零零散散一大堆,已经都跟人说好了,钱都付了,派人送过来的,还有他们去取的,不一而足。
村里打谷场也开始忙碌了起来,各种谷物都在那边进行了第二次的加工,分离出来之后,各种谷糠都被收起来,准备喂养家畜用,米则是单独用布口袋装起来,放到粮仓里。
村里的人在老村长的带领下,送了一次税粮到县城,小于举人家不用去,石宏大的土地是开荒地,这头三年都是免税的,五年都是半税,八年之后这地才是熟地,才能算全税。
小于举人看到大家的农作物都收上来了,又开始到处买小米子,这边的小米子煮起粥来可好吃了,上头还带着一层米油呢!
在现代,煮粥哪里还能看到米油啊!
等到了九月初,天气略微渐冷,村里人开始准备秋猎了。
“今年还能像去年那样吗?”大家都很期待,毕竟去年弄了野猪回来,吃了一个来月,还有两头小野猪,虽然最后给养的越来越瘦,眼看着养不活了,只能宰了吃肉,不过拿白得的印子大家都还记得的。
小于举人也很期待,去年那野猪可是个好东西,那肉劲道的,牙口不好的都咬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