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选择
桓容一行的到来, 在建康城中掀起一场不小的热议。
船队进城当日, 大街小巷都是议论纷纷, 传颂桓使君姿容过人、气度不凡,同王、谢郎君不相上下。
秦淮河上更是铺满花雨,足足两日方才顺水流淌而去。
提起淮南郡公, 不免就会说起幽州的繁荣、幽州兵北伐的战绩以及幽、豫几州的仁政。
如今的幽州,再不是当初贫瘠的边地。当地百姓的富足,建康人都有几分羡慕。
盐渎等地出产的海盐、白糖以及层出不穷的新奇货物,更是被众人津津乐道,茶余饭后都要提上几句。
相比之下, 天子大婚的风头竟被盖过, 再不及之前。
民间如此, 朝中亦然。
百姓三句话不离桓使君,每每提及船队入城时的盛况。消息灵通的更要说一说桓容治理幽、豫两州的种种政策手段, 以显得与众不同, 吸引众人目光。
建康士族经过深思熟虑, 多数放下身段, 主动往淮南郡公府递上拜帖。
同桓容有盟约的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率先登门,王献之和谢玄领兵在外,来的同样是嫡支郎君,足见对桓容的重视。
有他带头,各家来人络绎不绝。
旁的不提,各式各样的美男照面,俊朗风流,各有千秋,桓容着实被刺激了一回。司马道福差点不想入宫,每日留在家里过眼瘾。
太原王氏尚在孝中,不方便登门,仍请姻亲代为出面,表现出对桓氏的善意。
这份善意来得有些突然,桓容一时之间没能想出缘由。直到谢氏郎君过府,言语中透出丧礼当日之事,他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