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日乖巧地点头,时不时提出一两个小问题。游甯没嫌弃章日问得简单,耐心回答,甚至亲自跑到田地,捉起一把草木灰,放到章日小手里,让他看清楚草木灰是什么。
张氏兄弟气喘吁吁跑到田边,一人手里拿一只鸡蛋。“主家玛玛,吃这个吧,这个能撑肚子。”张初又从腰间取小一个水壶,“阿玛装了一壶子热水,少爷可以就着喝。”
南淑让游甯和章日回来,看看章日脏兮兮的小手,干脆把章月放到地上,让他拉着游甯的裤脚,自己动手剥开鸡蛋,喂到章日嘴边。
章日吃了一个花果,肚子填了一半,但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过了一会儿,章日的小肚子又有空虚的感觉,看见送到嘴边的鸡蛋,张大小嘴,啊呜一下,咬去半个。
“慢点,慢点。阿玛就在这,不会跑了去。吃慢点。”南淑吓得轻轻拍打章日后背,生怕小孩子囫囵吞下去。
“来,喝一口水。慢点慢点。好,再吃一口鸡蛋。”
游甯侧头看着南淑小心翼翼喂章日吃东西,柔和的光线洒在南淑侧脸上,画出淡淡的红晕,眼角眉梢间的宠溺,温和让人陶醉。
小淑真的变了。从前的他不是不喜欢小孩子,但从来不会这样喂小孩吃东西,不会耐心教导孩子认识农事,那张清秀的小脸上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温馨。
小淑变了,游甯有些迷茫,这样的小淑还是自己喜欢的那个小淑,还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小淑吗?
小淑变了,但这种变化似乎不错,似乎比原来更容易接近。
游甯低头,把眼底的迷茫深深埋起来。脱去清高的外表,染上人间烟火气息的小淑啊,真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作者有话要说:日更太有难度了,努力做到一周四更,争取在周五到达3万五千字。握拳,加油!
疑问
南淑喂章日吃了两只鸡蛋,摸摸小肚子,鼓鼓的,不错。又让小孩子喝一口水,才把水壶还给张氏兄弟。
“每年田地储肥后,都会中薯米吗?”南淑问得状似无意。张初却是脸色一僵。
“主家玛玛,我,我们…….”张初犹豫了一下,偷偷看看南淑的神色,并无奇怪的地方,心里一阵挣扎。南淑或者不懂,但他身边的人……
“主家玛玛,我家每年都有用半块田地种薯米。但薯米买不到钱,所以,所以我们就用做家里的口粮。但是,但是,薯米的禾秆,我们都有留下来烧草木灰,给地里存肥。而且,田地已经超过十年的时间,就算原来是富田,每年耕种一次黑米,十年下来,地里的肥力本来就不多,即便全部种上黑米,产量也不比五亩田地种黑米,五亩休耕产出的多。”张初豁出去了,开始说得结结巴巴,后面越说越流利。五亩休耕就是完全不产出,让田地休息,但张家是用五亩种薯米,做自家口粮。张初在这里打了一个小小的埋伏,准备南淑进一步质问,就大声说出来。
薯米难吃,但从上到下都有肥田的作用。
南淑听完,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张初顿时觉得一拳打在棉花上。一时摸不准南淑的态度,主家玛玛到底怎么想的。同意?还是不同意?
不过无论南淑怎么想,这时他没质问,以后再问起来,张家就可以以当时已经向南淑禀告作为推托部分责任的借口。
“家里就只有你和你爹在耕种?”南淑让章日,章月下地活动一会。小孩子挺沉实,不就一会儿功夫,南淑已经觉得手臂酸疼。
张初示意弟弟跟在两孩子身后。这一举动让南淑又多看他一眼。
“家里有一头牛,一只驴,春耕的时候,家里会请两个人帮忙。就在村子里请,工钱不高,十天,一筐磨好的薯粮。”张初故意把薯粮两个字,说重了一些。
南淑这回认真看看张初,十一二岁的年纪,大了点,倒是他的弟弟五六岁更合适。张小牛精灵不怕人,就是不知道有没他哥哥那般稳重。想到这,南淑眼里不由得流露出可惜之意。
“想继续读书吗?”
“啊?”张初吃惊地瞪大眼睛,看向游甯。张初见过游甯,但只是远远看上几眼,知道他是村里另外一处田庄的主人家。
“还是你想跟掌柜学算数?”
这次连南淑也吃惊地看向游甯,这家伙是在撬墙角吗?
“我,”张初低头想了想,噗通一声双脚跪地,“我,我年纪大,念书念不进去的,请大人好心,让我的弟弟张小牛跟掌柜学算数。”
南淑歪歪眼睛,看看,都让人家小孩子跪下来了,你惹出来的事,自己处理好。田边耕种的人一时没注意到,但时间一长,肯定发现,看你游甯怎么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