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

徐立听罢露出激动神色道:“八十毫米左右的迫击炮虽然重量已经较轻,但是把口诀继续缩小到五十到六十毫米之间,重量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到时候甚至可能降低到比重机枪的重量更低,做到真正的伴随步枪机动进攻!”

赵东云听罢点头:“这说的倒是倒是事实,如此你们把小口径迫击炮的设计也加入计划当中去!”

尽管这个徐立华还不知道六十毫米迫击炮的到底有什么战术作用,不过听闻赵东云同意他的说话,也是让他感到高兴无比。

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连赵东云自己一时间内也是没有摸透六十毫米迫击炮的战术定位的,或者说他不知道这个六十毫米迫击炮能不能当今的战术需求。

任何一款武器的装备都必须服从于整体的战术安排,比如说赵东云想要机枪、手榴弹甚至八十毫米的迫击炮,这些武器在当今北洋军内都是可以轻松找到自身战术定位的,比如说重机枪,这玩意完全就是为了抵御敌人的密集型冲锋而配置的,再比如手榴弹,它的战术定位也非常容易找到,那就是用于近战当中肉搏之前的火力打击,不管是对着冲锋过来的敌人仍一波手榴弹,还是冲锋到差不多的时候往敌人战壕里扔手榴弹,目的都是一样的。

而八十毫米的迫击炮,在当今北洋军队内战术定位也相当明确,那就是充当营级部队的中距离火力支援,这个定位严格上来说是属于炮兵的定位。

然而然而六十毫米迫击炮这东西,赵东云之前也没有仔细考虑过,如果按照后世的战术定位,这种武器是属于连排级的步兵支援武器,主要用于打击敌人前沿火力点、工事。

此外在后世机枪横行的二战里,五十毫米到六十毫米之间的迫击炮掷弹筒的主要战术作用就是清除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压制敌军的步兵火力。然而以上的战术运用都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散兵战术上的,而这种战术对于当今各国横行的密集冲锋战术来说,能不能发挥出作用来还另外一说。

当然了,有总比没有好,只能说效果不如二战期间那么明显而已。

此外如果真的能够弄出来的话,恐怕赵东云还得为了怎么应用这个武器而浪费诸多脑细胞编写战术指导文件。

第057章 第一批订单

赵东云观看自家的福元机器厂的几种武器的试射后,很快就是献宝一样把几支福元机器厂试制出来的88式步枪、手榴弹拿到了袁世凯面前,至于说迫击炮,现在依旧是只存在于纸面上的概念性产品,至少要等到有了样品后才好拿给袁世凯去看。

袁世凯拿着手中这款88式步枪,左右上下看了好几遍,然后又是拿着一支从德国原装进口来的88式步枪看了起来,半天后道:“看起来变化不大嘛,你那个福元机器厂如果能够大批量生产的话,那么我们也就不用去和德国人浪费口舌了!”

为了北洋新军所需军械的事情,袁世凯可谓是操碎了心!

一开始的时候,袁世凯是想要从日本进口大量的军械,而且也前后签了两个单子,分别为京旗常备军、北洋常备军左镇订购了所需的枪支、火炮。

然而下了这两个单子后,日本那边很快就是因为东北局势紧张而加快扩军、囤积弹药的步伐,这搞的袁世凯想要继续购买也买不成了,逼得袁世凯不得不选择从西方诸国进口军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