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

吴凤岭的出身北洋体系内只能说很一般,其人乃是袁世凯的家生子,什么叫家生子呢?那就是袁世凯的奴仆所生的儿子!早些年就是当袁世凯的小厮、伴当之类的,袁世凯从军了他也跟着跑去当跟班。

后来被袁世凯送到了天津武备学堂进修,这才谋得了正式出身并在新建陆军里担任马队的队官,后来和其他的袁世凯嫡系差不多,一步一步爬起来,乃是袁世凯手下的主要骑兵将领之一,后来第二镇统制吴长纯被调往主持编练第五镇,吴凤岭就被袁世凯提起来为第二镇统制,继赵东云之后成为正式踏入北洋大佬阶层。

不过家奴出、小厮、亲兵这样的出身始终算是他的人生污点,被很多军官们所不齿,尤其是那些从传统文人中途从军,一步步求学进军校出来的那些年轻军官们,大多是看不起这些老一辈的军人的,更别说吴凤岭这些家奴出身的老军人了。

这几年除了吴凤岭爬起来当上一镇统制外,还有另外一个人也爬起来当上了统制,他就是张怀芝。

早先的第二镇统制吴长纯被调往第五镇担任统制后,今年却是在任上病亡,如果加上刘永庆的话,1906年对于北洋体系来说就是一个悲剧无比的年份,连接两个大佬病亡对于北洋体系来说,打击是相当大的。

吴长纯一死,第五镇统制落入张怀芝之手,张怀芝是谁?

他是原来的第一镇第一协统领,王英楷手下的头号大将,他在王英楷派系里的地位就类似于1903年时期的赵东云在段祺瑞派系里的地位。当年可是和赵东云一起乃是第二梯队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不过1903年赵东云就开始脱离段祺瑞派系,后来担任第三镇统制后更是算得上和段祺瑞彻底分道扬镳,自成派系。

但是张怀芝却是一直都跟着王英楷混,这一次张怀芝凭借着王英楷的大力支持和他的老资格,终于是从协统领的位置上熬出了头,成为了第五镇统制。

众人落座后,王英楷本来自持在北洋派系里势力最大,本想着率先开口,但是这嘴巴还没张开呢,一旁的段祺瑞就是毫不客气的抢了他的话:“如今大家闲话也都叙了,而绍宸兄和子杨老弟你们都是各自秘密前来,这时间上估计也不好拖太久,所以我们现在还是说正事吧!”

段祺瑞这么一开口,让王英楷准备了半天的开场白就是被硬生生的吞了回去,那感觉要有多难受就有多难受,如果不是今天这个场合过于重要,王英楷当场估计就得发飙了!

第176章 榆关密议(一)

不过王英楷能够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成为当今北洋里袁世凯下的第一梯队里的头号大佬,那涵养功夫也是不差的,当即那肥嘟嘟的脸庞就是颤抖了两下,然后就是把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的吞了回去。

转换了话头道:“嗯,现在事情的确有些急,闲话就不多说了!”

此时,赵东云也是收回了刚才的轻松表情,当即正色道:“既然说起这个,不知道绍宸兄来榆关之前,大人可有什么吩咐?”

这一次的山海关秘密聚会,表面上是段祺瑞抵达山海关后,以商讨辽西走廊安全的名义邀请驻扎锦州的赵东云前来,同时居于保定的王英楷则是作为袁世凯的代表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