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页

“可是他们有很厉害的石刀……”

“那我们就更应该消灭他们,夺取他们的石刀!”老鲨鱼眯着眼睛思索了一会儿,“我们应该召集附近所有的丘马什部落的勇士,这样我们就能有10个400人,有了那么多人,我们一定能胜利!”

羽毛堆里的老酋长点点头,站了起来,眯着眼睛仿佛在发呆,过了一阵才道:“鲨鱼,你说得很对,我已经感觉到了神灵的启示,神灵不希望他的宁静被这些外来的海人打破!”

……

这时正是东北大地从丰收变成荒凉的深秋,茫茫的辽西走廊上一片肃杀。虽然西北风已经起来,但是气温并不算寒冷,非常适合行军。

为了和东唐红袄军明显区别,北明士爵军在这次出兵前发下了全新的战袄,是金色的,远远望去就是金灿灿的一大片。相应的,八旗军的正黄、镶黄两旗也得到了新的黑色战袄。陈记八旗变成了正黑、镶黑、正红、镶红、正白、镶白、正蓝、镶蓝等八旗。并且以两黑旗为首。

在辽西走廊的这一片黑土地上面,一条五色的长龙在滚滚向前。骑马步兵、骑兵、八匹马拉着的3寸青铜大炮,还有赶着马拉的四轮大车的辎重兵——辎重兵只有少量的士爵、士兵或八旗,主要的构成是高丽兵、旗奴和农奴。

如今的北明军在数量上又有了大幅的增长,从八万人增加到了十二万人。其中海军占了四万,包括南北洋舰队,新开办的海军军校,各个海军要塞的守军。陆军则扩充到了八万,还是分成士爵和八旗两部分,士爵军又分为上、中、下三军和一个骑兵师、一个近卫师,共四万八千人。八旗兵合计是三万,其中两黑旗、两红旗人数较多,有四千人,另外四旗只有三千五百。另外还有两千人则属于各个机构和陆军军校的。

虽然士爵军和八旗军属于两个系统,但是在作战行动中往往会给一个士爵军的军配属一旗轻旗兵。此次随陈德兴出征辽西的中、下两军就配属了两白旗一共七千八旗兵。另外,八旗军的两黑旗和两蓝旗则士爵军的骑兵师组成了一个骑兵军。中、下、骑三军合计五万五千战兵。另有充当辎重兵的高丽兵、旗奴兵和农奴兵同样也是五万五千人,合在一起就是十一万大军。随军行动的各种辎重大车超过两万辆,动员的战马、挽马更多达二十万匹!

此外,北明海军北洋舰队也全力出动,一方面压制渤海湾内残余的蒙古水军;一方面也负责向辽西输送辎重补给。

至于并未出动的北军陆军上军和八旗兵的两红旗还有南洋舰队,也都各有任务。或是控扼东南沿海保卫台湾府;或是驻防沈阳府、辽阳府,防止蒙古人从北面南下;或是驻守在海河岸边的塘沽城,负责牵制燕云行省的蒙古军队。

整个北明的战争机器,在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准备之后,在这个秋天终于将马力开到了最大!

和以往的几次行军不同,这次出兵是全员配属了车马,理论上可以全体乘骑行军。在实际的行军,为了节省马力,所有的骑马步兵全部牵马步行,随身携带的补给和盔甲则由马匹驮运。即便如此,也大大减轻了步兵在行军中的负担,进军速度也因此大大加快。每日行军里程达到了八十里左右。

大军是八月十八日从明都出发,沿靠近渤海湾的官道一路向辽西挺进。而辽西的蒙古人在一年多前的庄水之役后就收缩了防线,撤到了榆关以西的滦平路。同时还迁走了在辽西走廊上开垦种地的少量汉人。

蒙古治下的辽东虽然没有什么汉人,但是在地形狭长,不大适合放牧的辽西走廊还有辽西山区的某些山谷之中,却还生活着一些汉人的。庄水战后,蒙古在辽东半岛上的统治崩盘,辽西方面也撤的匆忙,只撤走了辽西走廊上的汉人、蒙古人,却遗漏了辽西山区。那里的汉人和野生女真,算是过了一年没有蒙古人压在他们头上的好日子。

至于“明王降世”、“庄水大捷”和“大明龙兴”的消息,也好像长了翅膀一样,风也似的传遍了辽西山区。而辽西山民,因为被蒙古人欺负苦了,因而大多是倾向新兴的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