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页

白展基嘿嘿一笑,压低声音道:“一帮军法官嘛!如今江南各省的判官,多数是军法官出身,他们哪有爱民之心?所谓慈不掌兵,在军队里面,你受了委屈自杀谁会当回事儿?要是不死,照样军法从事!”

“马上打得天下,还想在马上治理,这样能不出事情吗?”方四秀才连连摇头。在他看来,打天下可以靠武夫,治天下却必须靠读书人才行。

白展基现在的身份是李庭芝军中的机宜,因此三句话不离行伍事。他紧紧盯着方秀才,将声音压到了最低,“恩恪兄,你们打算怎么闹?学士那里,想知道个准信儿。”

学士自然是指李庭芝,虽然李庭芝现在是宋藩封臣,封了大将军,但是宋藩和江南士大夫们都仍然习惯叫他“学士”,还当他是大宋的宝文阁学士。

说着话,他已经将一叠羊皮纸印的天道票拿出来放在桌子上了。江南这些义门子要闹事儿,自然是要花钱的。他们虽然都有些家底,可是禁不住政治活动的花销啊。所以这些义门子都在想尽办法拉赞助,而避居临安的宋藩封臣,自然是他们联络的主要对象。

方四秀才一笑,目光却紧紧盯着那叠天道票,“大明的陈圣人不是要巡江南吗?我们就想多拉些百姓去向他伸冤诉苦!现在光是浙东各县被退佃没活路的就有几万家。三四万人总是能拉出来的,浙西和江东的情况也差不多。如果能聚集个十万人到临安……那得是多大的声势啊!”

“十万人能拉得出来?”白展基有些不敢置信。虽然两浙和江东都是人口密集的大省,三四千万百姓都有。但是几个书生登高一呼,从者十万,还是让人难以置信。而且这十万人还是可以拉出来的人马,在当地能听他们号召的,恐怕百万都不止吧?

“拉得出来!”方四秀才得意洋洋,“都是两三百年的大户,有上百家的子弟,一家拉出千人,十万众不就有了?”

白展基顿了一下,低声试探道:“万一……万一圣人不理你们呢?这十万之众,会不会揭竿而起啊?”

“不会,这个不会!”方四秀才猛地摇摇头。造反的话可不能随便乱说!而且就算要反也不能在临安反,不能在陈德兴的眼皮底下反。

“好的,这是学士的一点心意。”白展基满意地点点头,今天已经问出不少东西了。接下去就是查明那些带头闹事的义门子的身份。这样才好按个罪名抓捕归案啊!

第697章 神转折:大同歌

当天道元年的年关将至的时候,在刚刚被大明帝国征服的江南鱼米之乡的土地上,突然出现了大批大批流动的贫民队伍。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或是推着独轮子的小车,载着一些仅有的家当,或是背着个破布包袱。面孔上都是麻木无助的表情,其中或者还有一点点的希望。

那么多人,有那么多人呐,几乎将通往临安城的官道都拥塞了,好像洪流一样,就要冲到新朝天子驾前。天子总不会视而不见吧?而且大家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只是希望能继续种地,也别离开乡土,也不要求什么土地,只要那些军户老爷别驱佃就行了。

田主退佃,这在前朝就是禁忌啊!除非是恶客欺主,明明丰收却不交租子,否则就是官府也反对退佃的。因为退佃就是绝了佃户一家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