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第 110 章

隆盛帝瞧着,好险没气乐了,没好气的瞥了朱长波一眼,似笑非笑道:

“呵呵,五茎的稻穗,还真是好大的吉兆呢。”

讽刺的语气,令得朱长波老脸一红,却依旧厚着脸皮道:

“那个,不知道镇国候献上的是几茎稻穗?”

姚平远的义子不同样是个种地的吗,他能拿出几茎的?六茎、九茎,还是十茎?

“定远将军既然感兴趣,那咱们一起过去看看不就行了?”

隆盛帝这会儿真是要多腻味有多腻味,冷冷瞥了一眼朱长波,“你,还有刚才说得了吉兆的,都回去把东西带上……”

说着看向姚平远:

“赐姚爱卿车驾,跟在朕的车辇后面。”

如此隆重礼遇,别说朱长波,就是姚平远都被吓住了——

之前就猜到,皇上必然会开心,却没有想到,竟然开心成了这样。

当初他凯旋回朝时,皇上可也从没有给过这么高的礼遇。

朱长波等人更是要酸死了。凭什么都是吉兆,他姚平远就能如此得皇上青眼,至于他们这些,则要被皇上白眼相向?

那边姚平远已经回过神来,却是如何也不肯如皇上所说,到底和姚子卓坐了自己来时的马车,一块儿跟着往农庄去了。

结果陈靖安却放着自家的马车不坐,非要和姚平远挤在一起,说是有关吉兆的一些事情,要和姚平远请教。

听他这么说,隆盛帝也一副意有所动的样子,不是自恃帝王之尊,说不好也想和陈靖安一起——

那么大的吉兆啊,隆盛帝真恨不得能肋生双翅,飞过去才好。

看皇上这么坐不住的样子,其他文武大臣,也都各自啧啧称奇,已经意识到,姚家农庄上的吉兆,怕绝不是朱长波等人说的那种烂大街的,不然皇上不可能兴奋成这样。

一时也是心痒痒的。眼瞧着姚家马车挤上了一个陈靖安,他们自然没办法再凑过去,便纷纷围住林清言和江承佑,以期提前打听出些什么来。

“诸位只管去,必然是大好事。”江承佑笑呵呵道。

就是一向严肃的林清言,脸上也少有的露出些笑意来。

一行人从宫里出来,边直奔姚家农庄而去。

天气热,姚家农庄又偏僻,足足走了大半个时辰,才好容易到了农庄。

不少人已是满头大汗,不耐艰苦之下,甚至对姚平远也有些腹诽——

这么故弄玄虚做什么,什么吉兆,不能送到朝堂上?

好容易终于到了姚家农庄的地界,隆盛帝当先下了车。

舜华和姚子冉已经在田庄前头等着了,瞧见车辇,忙小跑着过来见礼。

隆盛帝却是不待二人拜下,就伸手搀住:“免礼,平身。”

“辛苦两位爱卿了,你们,是大楚的功臣啊。”

“吉兆在哪儿呢?”其他人却是越发一头雾水,已经有人小声询问。

倒是陈靖安,快步往前走了几步,探手指着北边一大片农田,激动的看向姚子冉和舜华:

“这就是小姚大人和姚县君奏折上说的农田吧?”

虽是疑问句,语气却不是一般的笃定——

陈靖安也是农家子弟出身,幼年时也跟着父母下过田,等就任户部尚书,农事可不也是他关心的问题之一?

每逢春耕夏收,都会亲自下到田里去。

不能说经验比得上一般老农,较之其他人却要丰富的多。

如今站在田埂上,陈靖安可不是一眼看出来,就这么一路之隔,北边的麦穗明显更加饱满,麦杆弯腰的弧度更大。

反观南边麦穗,瞧着就轻飘飘的,产量要能比得上北边的才怪。

只虽然看出来北面稻穗更好,陈靖安还不敢相信,会不会真的和奏折上说的那么多,一时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听到陈靖安的话,其他人也纷纷看过去。至如捧了个五茎稻穗匆匆赶过来的朱长波,更是不住嘟哝:

“这不就是麦子吗?有什么吉兆不吉兆的?”

他看了这么久,连个两茎的麦穗都没有发现!

其他如抱着块石头的威远伯,还有捧着个据说是千年老龟的正治上卿,也都有些不满——

他们千辛万苦回到家取了这些东西,又急三赶四的跑过来,因为是要献给皇上的,到了后可不得全都自己拿着?

朱长波的稻穗倒是不沉,他们两个抱着的石头和老龟却很有些沉,眼瞧着胳膊都要酸死了,结果皇上看都不看一眼,净瞧着脚下这些平平无奇的麦穗了。

正想着怎么不着痕迹的提醒一下皇上,那边陈靖安派出去勘察有的户部官吏已经回返:

“启禀皇上,农庄所有土地已经着人勘察完毕,所有麦穗确然全都是之前就在土中生长,并没有丝毫作假。”

事关国家根基,隆盛帝和陈靖安可不是慎重又慎重?

听户部官吏这么说,两人顿时喜笑颜开。隆盛帝大手一挥:

“好,开收。”

“万岁爷看,先收那一块?”姚子冉上前道。

“那块你之前说,产量最高的。”

“皇上这边请。”姚子冉说着,当先带头,往农庄西北边那里而去。

待得到了地头,早有一批裸着上身的农夫在那里等着了。这些人之前全是姚平远手下,只是多年征战伤病加身,又无家可归之下,可不就到了这里?

作为大楚子民,谁不想一睹圣颜?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当初战场厮杀时,没有等到谒见皇上的殊荣,解甲归田后,竟然还能有机会见到真龙天子!

是以瞧见身着明黄服饰的隆盛帝那一刻,所有人都激动的热泪盈眶,纷纷跪倒,山呼万岁。

隆盛帝上前一一搀起:“当年保家卫国,而今躬耕田里,不愧是我大楚勇士!”

“臣以为,这第一镰当由皇上亲为,以昭告上苍!”一直默不作声的林清言忽然上前一步道。

隆盛帝愣了一下,转而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