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为了大清百姓而争

一番话,再次引起了福晋的憎恨。

只见福晋猛地起身,昂首阔步走出房门,直奔正院书房。

这时。

四爷正在与张廷玉说话。

对于四爷举荐十四爷出任西北大将军一事,得到了张廷玉高度赞扬,将四爷夸赞了一番。

四爷笑道,“张大人对本王如此赞扬,本王倒不知如何说了。”

“这都是本王应该做的,为国举贤不避亲,只希望满朝文武能知晓本王之心,莫要因此在背后议论本王,本王也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张大人所言关于户部筹备粮草、军饷,这都是本王职责所在,但求心中无愧,只盼望朝廷能够大破敌军,扬我大清国威!”

张廷玉微微颌首,摸着胡子笑道,“四爷能这么想,那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只是……”

张廷玉突然欲言又止。

见状。

四爷亲自捧着茶,放在他手边,“张大人有话,但请直言。”

这些年,张廷玉一直在上书房行走,虽是在佟国维、马齐之后,但对于朝廷上的事,一直关心,对于九子夺嫡更是有自己的见解。

“皇上这段时间以来,身上不好,微臣担忧,会有什么不测。”

“而今,太子……”

张廷玉眉头紧锁,无奈的摇了摇头,紧接着道,“微臣想问王爷,如若有异,王爷可是要辅佐太子?”

“太子乃是皇阿玛钦定,如若皇阿玛没有其他的旨意,一旦有异,本王当做太子之臣。”四爷面不改色。

话音一落,张廷玉下意识起身,又缓缓的挨着椅子边边坐了下来,不知所以。

“倘若这般,大清……危矣!”

张廷玉热泪凝框,心事重重。

此言一出,四爷诧异的打量着他,却是一声不吭。

他这话什么意思,心思缜密的四爷,又如何不知。

只听张廷玉唉声叹气,语气沉重,“这些年,太子所作所为天下皆知,虽说这其中有一些水分,是八爷等人强加于太子的,但,太子如果贤德,一心为了朝廷,又有谁,能影响到太子名声?”

“四爷,微臣是汉人,有些话,原本不该说,但微臣又是朝廷臣子,事关江山社稷,微臣不得不言。”

“微臣恳请您,为了大清千万百姓定要争一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