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皓进到了垂拱殿时,叛军已经被御营军和龙卫军打击的纷纷溃败逃窜。
毕竟他们都知道皇城之外,有着平叛大军在围攻,如今看到御营军和龙卫军的人马从外面杀到时。
兖王及麾下叛军便知道大势已去,心里的那股子精气一散。
于是都顾不得反抗,瞬间便四散奔逃,想着逃出去能躲过这一劫,于是一场准备好的阵地战就变成了追逃战。
御营军和龙卫军见此情形便也各自分队,追着叛军后面而去。
等李皓到时,福宁殿外只剩下一小部分人马在收拾残局。
见此情形,李皓便向福宁殿内喊话,与顾廷烨他们确认了信息后,顾廷烨便在里面让人清理挡住门的各类杂物。
等待的时候,李皓找到毕仲游说道:「宫内贵人众多,咱们也不能任由叛军到处乱窜,否则有所损伤就不好了。
不如让一部分人马直接去各殿护持,而且前殿也需要派人过去看看情况。
毕竟在宫内的文武大臣也有不少,不能放着他们不管。」
毕仲游对此也是同意的,随后便开始召回一部分士卒,分配具体的驻守任务。
李皓这边也是把曹震喊来,让他去负责此事,另外还令人前往西郊大营传达平叛成功的消息。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安排人追捕兖王,毕竟兖王若是没有被抓住,那迟早就是个祸害,不能不防。
等两人安排妥当,福宁殿内的大门也终于被打开了。
顾廷烨先行走了出来,直接引着李皓和毕仲游进殿参见赵祯。
在福宁殿内见到赵祯后,两人行过礼,李皓说道:「臣救驾来迟,令官家受惊,还望官家恕罪。」
旁边的毕仲游也是一同叩拜谢罪。
同时李皓也把兵符给拿了出来,要交还给赵祯。
毕竟自己就是臣子,如今事情已经大致了结,谁知道赵祯经此一事,会有掌兵的有什么想法。
这东西现在就是个烫手山芋,李皓一点都不想再留在自己手里。
但赵祯却没有接过来,而是把两人给扶了起来,然后说道:「两位卿家救驾有功,何罪之有。」
之后又对李皓说道:「汴京遭此一难,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兵符你就先拿着,等到诸事处理完成之后,在交还给朕。」
听到这个李皓至少能判断赵祯对自己是没有意见的,于是欣然领命,这倒是把旁边的毕仲游给羡慕坏了。
若说最开始兵符和诏令交给李皓,还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再加上宫中防卫就是御营军再做,也能说得过去。
可如今还把兵符放到李皓手上,就是真的信重有加了,于是心里打定主意要和李皓交好。
说完这个,赵祯此时又问道:「现如今皇宫和汴京的情况如何?兖王和荣显两人有没有抓住?」
李皓听后回道:「臣到时,叛军已经溃散,兖王也跟着不知去向,不过臣已经命人去严加追查了。
…
而且皇宫的所有城门都有兵马在,想来兖王也逃不出宫。
至于荣显,他是在西华门指挥叛军抵挡着神卫军宋指挥使,臣刚刚已经指派了一路人马从宫内前往西华门,内外堵截之下,想来荣显也是跑不掉的。」
简单说完两人的情况后,李皓便又开始说起此次的具体安排:「臣在接到官家诏令之后,发御营军先行进城救驾,而后去到西郊大营,调动了神卫军、龙卫军、雄威军、效节军、常宁军、怀勇军前来。
因为叛军兵力有限,在汴京城中没有安置多少人马,所以一路行来,在汴京城中只有在万胜门和
梁门处有过厮杀,但人数都不多,没有波及很大范围。
而且臣也指派了人马巡视汴京,想来应该不会有兵祸发生,官家可以放心。
至于皇宫这边,臣与毕指挥使是从宣德门方向入得宫,神卫军宋指挥使攻打西华门。
雄威军、效节军攻打的东华门,常宁军、怀勇军攻打的拱辰门,因为这两处距离较远,想来如今应该还未进宫。
另外荣妃那边,臣也派了杨文远带人前去,解救被荣妃召进宫的勋贵家卷。」
听到这里,赵祯可能是想到了小秦氏他们的死,脸上不免带上了些感伤。
沉默了一会才说道:「这些事你办的很妥当。」
说完便对毕仲游说道:「毕指挥使,你下去分配些人去接应东华门和拱辰门的人马,只让将领入宫,其他人就留在宫外,封着宫门就好。
至于西华门那边,你也亲自去看下,兵马也不必入宫,只让将领进来,另外若是荣显被擒,就将他带来见朕。」
毕仲游听到赵祯的安排,便退下去做事了。
随后赵祯又让殿里面的人退了出去,只留下皇后和李皓两人在殿内。
等殿内无人时,才问道:「除了调兵的诏令,另一封诏令可还在。」
李皓听到这话,立马把那道传位诏书拿了出来,说道:「那封诏书在这,臣未曾给其他人看过,一直随身保存,如今便交还给官家。」
赵祯拿过诏书之后,摩挲了两下,似乎有些感慨,说道:「你既然看过了,说说你对此的看法吧!
当初你也曾劝过朕,邕王和兖王不是个好人选,可惜朕没有听你的。」
李皓如今刚立了大功,实在不想掺和到这事里面去,反正不管是谁继位,都得承自己的情。
于是便说道:「对于诏书上的人,臣实在不知。
臣这不是推脱之言,而是与此人从未打过交道,确实不知此人为人如何。」
赵祯听后,轻叹了口气,才说道:「倒也是,未曾相交,确实无法知道具体为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