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便是故意坏自己的名声,或许是为了报昨日拒绝她去曲家的仇,让他们知道曲家不是好惹的,也可能是想让他因此对引起这件事的曲薏不满。
读书人讲究名声,但名声这个东西就是靠大家口口相传的,所谓三人成虎,这些半真半假的话传出去后不知道会演变成什么样。
而名声一旦坏了,那在这一片的文人圈子里将没有立足之地,会被别人排斥,没有夫子愿意教授,参加科考没有同窗互结,毁掉读书人的前途,这不比不孝这个罪名小多少。
此计甚毒!
不管这两个目的最终能达成几个,对曲四牛、孟氏、梁康生、曲薏而言都十分糟糕。
曲老太得意地扯了扯嘴角继续说:“大人,不是老婆子我空口白牙乱说话,这件事官差大爷们在村里找个人随便问也都知道。”
“都说读书人知晓道理,老婆子看他梁康生分明没有把书上的道理记在心里,挑唆曲四牛和孟氏不孝,他这样的人哪里配做什么读书人。”
读书人在大多数老百姓心里的地位十分高,仅次于衙门里的大人、官差,看着曲婆子骂梁康生这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不配读书,一个个都瞪大了眼,不敢相信。
知县不像普通老百姓那般无知,别看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但他能做到知县这个位置是经过了层层科考的,见过了各式各样的读书人,知道读书人可没有表面上看着那么风光霁月,心里的功利计较不比普通人少。
当然,知县也不至于因为曲老太的一番话就对梁康生产生偏见,他问:“梁生,曲家婆子所说可有半句虚言?”
梁康生点头,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回大人的话,学生夫郎祖母的话不假,回门当天学生未曾踏入曲家的屋门,只在院里站了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