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办学

胡长安都能把炼铁技术改进成这样了,那想必他在培养人才一块,也是颇有造诣。

搞不好胡长安所说的创造新学科,还真有可能是真的!

朱元璋高兴的满面通红:“胡爱卿,你真乃大才啊!你那两个新学科,要不要再推广下?”

“朕看工部这一点点人还是太少了,要不你就直接向全城的工匠授课如何?”

“朕准许全城的工匠每天下午不工作,专门去你那里听课!”

朱元璋不鸣则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在朱元璋的思想里,既然胡长安已经用事实证明了他的理论有用,那说明胡长安那番话也是正确的。

如果学会理论后,每个人都能像胡长安一样能成为一代宗师,那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呢。

在朱元璋看来,工部的那一点点人,还是太少了。

要搞事,不如搞大事。

让全城所有工匠都来学习学习,岂不是更好?

不过胡长安却是婉拒了朱元璋的提议:“陛下,一次授课的人太多,我怕会影响效果。”

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即便反应了过来。

刚刚是他太激动,失态了。

全应天城的工匠啊,少说也得有一两万。

这一两万人全都来听胡长安的课,先别说教室坐不坐得下,怕是最后排的人都看不到胡长安的人了,只能看到前面乌泱泱的后脑勺。

朱元璋也是失笑:“不好意思啊胡爱卿,刚刚太激动了,失策,失策。”

不过,胡长安却是肯定了朱元璋的部分设想:“陛下,您说的让更多的人来学习,我看倒是不错。”

“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一定能想出正确的改进方法。”

“但是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人想不出来,那么一百个人当中总有一个人能想得出来。”

“只要把这一个人的想法推广出去,不就能提升大家整体的效率了么?”

“我看要不这样吧,陛下您可以专门办一个学院,不讲四书五经,而是专门招收各地的工匠,传播我的新学科。”

“这样,我大明各行各业的劳动效率,绝对能提升上一大截!”

朱元璋听罢,也是同意了胡长安的想法:“传下去,让礼部办学,专门传授胡长安的新学科!”

朱元璋想在有生之年内,看到大明所有工匠们的效率,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