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头百姓的声望盖过了皇上,是不是该杀?百姓都感念他的恩德,而没有感念皇上的恩德,这样的人是万万留不得的。”
“他已经得到了最为可怕的民心。”
“这样的人,如果哪天振臂一呼,拥护者必定千万,到时候就是大明的滔天巨祸。”
“第二个理由呢?”朱元璋的语气,依旧很平淡。
“其二,他让皇上实行的公田制,得罪了诸多跟皇上一起起事的功臣旧部。”杨宪道,“如果杀了此人,可以极大的修复皇上和那些旧部的关系。”
“第三呢?”朱元璋又问道。
“第三,那人已经不再隐居深山,他出山了。出山就要封赏,否则就是皇上赏罚不明。”杨宪道,“可是以他的功劳,皇上封他个什么?”
“他让大明空前强盛,对内国库收入超过数十亿,对外征服了高丽和倭国,让所有百姓丰衣足食,还建立了三皇信仰,以道立国……”
“整个大明因他而改变,整个九州因他而变天。”
“这样的功劳,封王恐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已经立下了不赏之功。”
“这样的人,皇上要如何安置才算妥当?”
“既然想不出妥善的安置法子,那就只能杀之。”
“让他成为百姓心目中一个永远的神话,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就是对他最好的安置。像他这种存在,是不适合活生生的,出现在大家面前的。”
“因为他在所有人心中,是神,而不是人!”
“可是,他为大明,为华夏立下如此,改天换日之功,如果杀了,咱岂不是在卸磨杀驴?”朱元璋道。
“晁错当年的功劳不大吗,他还不是被景帝给腰斩于市?”杨宪道,“因此,像晁错、秦宇这样的人,虽然与国家与民族有大功,但却万万不能让他活着。”
……
“皇上!杨宪的话,万万听不得啊!”此时,外面突然响起一声焦急的大叫,几名老臣冲进门来,
进来的是刘伯温,汪广洋,以及詹同,单安仁等一干老臣。进门之后,立刻跪下请罪,“因为杨宪的话,实在是太祸国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