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赳赳老秦,复我山河

此时此刻。

李清也去准备自己的入戏事宜。

在单独的小化妆间之内。

看着镜子里的‘卫鞅’。

白衣长袍的卫鞅。

倒映在镜子里。

此时此刻。

‘他’的眼神里也有一些雀跃。

比昨日。

更加的活跃。

眼神更加的灵动。

白衣卫鞅。

今日是遇到他一生挚友的时候。

那位名为嬴渠梁的。

一辈子护着他。

为他的梦想。

为他的抱负。

理解。

保驾护航的挚友。

........

彼时。

秦国秦孝公。

嬴渠梁颁布求贤令。

“秦公渠梁告知天下之士,秦自穆公争霸以来,国势有成,大业有望,然,其后诸君不贤,四世昏政,内乱频出,外患交迫,河西尽失,函关易手,秦始由一大国偏安一隅,其后献公即位欲图振兴,连年苦战,饮恨而亡,当此之时,国穷民弱,列国卑秦,不与会盟。”

“且,欲分秦灭秦而后快。”

“国耻族恨,莫大于此。”

“本公即位,尝思国耻。”

“悲痛于心。”

“今嬴渠梁告天下,但有能出计策者,长策,能恢复秦穆公霸业者,领国政,居高官,与本公共享秦国!”

侯勇中气十足的念着求贤令。

能从他的语气中感受到。

来自他的浓郁情感。

真情实意,姿态摆的很低。

作为一名君王。

他迫切的,渴望的。

渴求着人才。

求贤若渴的情感。

为此卫鞅便也给出自己的评价。

评其为五百年一卷的雄文。

当然。

卫鞅还得试验一下这位君主。

到底是不是适合他的君主了。

两次见面。

一次是言说无为而治法,无为以治国。

一次是言说儒生之法,诉以礼治之之术。

然而这些都并非嬴渠梁需要的法度。

也并非卫鞅所欲行的法度。

这么干。

仅仅是因为。

作为臣子。

也要考验主公的成分。

若他真的觉得。

秦国需要的是无为而治,亦或者儒家的话,那这样的君主。

追随起来也没太多意思。

既是君考验臣。

也是臣考验君。

“侯勇的台词功底是真的好。”

张正阳在不远处不由得赞叹道。

一纸求贤令。

声情并茂,能感受到,侯勇作为演员,他的台词功底是多么的爆炸。

每一句,每一段。

都蕴藏着自己的情感。

极致的情感。

渴望人才。

展现决心。

承认不足。

尊重人才并愿意分封土地。

这些都蕴含着秦孝公欲强国土的霸心.....

蕴含着他的强烈思绪和情感。

刚刚那一段完全就是侯勇演技精髓的展现。

卫鞅的情感是含蓄的,没有侯勇这么强烈的感情爆发。

但大家也都同样能见得到,李清在这一段的演绎。

能让人不由的好奇,接下来两人的对戏。

直到在小船泛舟之上。

第三次见面的时候。

也是今天卫鞅和嬴渠梁今天最重量级的一场对戏。

此时此刻,孙先生张正阳他们也提起了心思来。

刚才的戏都是在整独角戏。

没有参照物。

还是看两位主角飙戏对戏比较有意思。

看卫鞅和嬴渠梁这两位...

......

在这一刻,李清站在了小舟之上。

面前的是秦国的皇帝。

是名为赢渠梁的国君。

“国事繁重,先生还请见谅。”

此时此刻赢渠梁对卫鞅依然保持着应有的尊重。

如今在赢渠梁的心中。

卫鞅,并非是国士的良配。

他的无为学说和儒家学说,纵然能说的天花乱坠,才华横溢却不适合矣。

却不适合如今的秦国矣。

“君上国事为重,乃是天职所在。”此时卫鞅仿佛没有听出赢渠梁话语中的敷衍。

嬴渠梁却是澹澹说道:“先生与我秦国多有渊源,你我也见过三次,今日渠梁却是有话直说,先生的提议既不符合我秦国国情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赢渠梁说了一番话。

言下之意是,虽不认可如今未央的思想。

却也认可卫鞅的智慧。

想留下他来当朝为官。

为太守。

是为太守。

纵然是不认可卫鞅此时的想法,却充分的尊重人才,尊重他,给予太守位置,比起魏国来说。

已是给予了对人才足够的尊敬。

然而卫鞅的志向。

可不是留下来当个太守罢了。

他周游秦国,四处考察....

此时此刻。

秦孝公表现出来的求才若渴之意。

他所展现出来的演技。

气度。

俨然就是礼贤下士的国君。

在这里的时候。

完全就是侯勇自己在表现。

自己在飙独角戏.....

至此。

无论是黄健中。

还是孙先生,亦或者张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