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想着侯总兵之死尚无定论,臣又是在鞑靼犯边之前得的圣旨查侯总兵的案子。阿古拉是侯总兵一案的重要人证,臣理应将其带回问审。便星夜回京,一路上虽小遇阻滞,倒不辱使命。”
贾赦这番话,虚虚实实的,隐瞒了司徒境企图谋反等重要事实,一大半却也是实话。另外,贾赦这话说得很有预见,即便他日司徒境以自己私自带走战犯发难,贾赦以查候照之死一案的身份带人证回京,也名正言顺。
如此,不但解释了自己既然未死,为何近一年不回京复命;还替远在北疆的柳萱解了围。贾赦估摸着那日在战场,自己用风能卷起大蓬风沙的同时将假阿古拉尸首收入空间是没人注意的,但也难保万一。若是吕丰羽终究查到真假阿古拉的事,得知真阿古拉是被偷梁换柱了,自己担了带阿古拉回京的全责,司徒境便失了向柳萱正面发难的理由。
鞑靼和北疆勾结,一不小心便会引来灭顶之灾,自然十分小心。如今候照已经假死不知道藏到什么地方,但贾赦从阿古拉王帐中搜来的信件盟书,却全都是以候照的名义和鞑靼沟通的。如此一来,借鞑靼的刀杀柳萱的计策无论成与不成,司徒境都可以全身而退。
也是因此,贾赦如同上回没有揭发永昌公主府一样,此次也未曾揭发司徒境。揭发此二人,景怀帝必是不信的,贾赦没必要以身犯险。
景怀帝听了贾赦这番话,龙颜大怒:“好他个候照,朝廷念其祖上功绩,将侯家封为公爵,世代高官厚禄;朕又将一地兵权交付于他,对他何等器重,他竟吃里扒外,里通敌国!来人,传朕口谕,立刻带人查封修国公府和候照府,许入不许出!”前半段是发泄,后半段却是口谕。
守在外间的戴权听见景怀帝传唤,早就进来了。戴权是办老了事的,听得明白,应是出去传话。
自从后宫闹过刺客,皇宫的守卫便加强了,戴权立刻出去通知了许岩,许岩去照办不提。
贾赦听了景怀帝这道口谕,心中直笑虚伪。景怀帝命人查封修国公府却没说查抄,自然是因为此刻自己还没拿出证据,但是景怀帝又不肯放过侯家一人,所以在拿到物证,问审人证之前,便将修国公府全府提前软禁了,却不肯背半点无证据查抄有功之臣府上的名声。
戴权那头去传话办事,上书房里头,景怀帝又问:“爱卿说候照里通敌国,可有证据?”
贾赦将候照和鞑靼王的通信取出,景怀帝看了,更是怒不可遏。又命三司会审阿古拉。
除了候照、阿古拉的事,景怀帝还问了不少北疆此次的战事的详情。贾赦回京之前已经和柳萱对好了说辞:二人议定不管对任何人,一口咬定贾赦虽然去过战场,却从未出现在柳萱军中,北疆大胜是因为柳萱勇冠三军,指挥得当。而贾赦则是艺高人胆大,在鞑靼国内调查许久,直到起了战事,才趁机混入鞑靼军中,劫走阿古拉。
贾赦照着这番说辞对景怀帝说了,景怀帝点头示意知晓,又极尽赞扬了一番贾赦此番功劳,待得查明阿古拉的案子之后要重赏贾赦。贾赦又谢了恩,好一番君贤臣明,景怀帝才命戴权送贾赦出上书房。
因贾赦许久没有回京,这回回来,贾赦便替贾琏告了假,将其接回家中,父子也团聚几日。
贾赦不在京城这些时日,若是平日,贾琏因是司徒境长子司徒珺的伴读,是和司徒珺同吃同住的,只休沐日由贾敬接回宁国府。如今近一年不见,贾琏长高了些。
听闻父亲回来了,要接自己回家,贾琏高兴得恨不能蹦起来。但真的见了贾赦,却有些生怯,不敢靠近,贾赦叫了贾琏好几声,贾琏才往贾赦这边走,没走几步便泪水滚滚落了下来,满脸激动和委屈掺杂,其中情绪笔墨不能尽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