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1页

但现在的大明,在岳开山看来,皇权和相权相互制约,皇帝的命令没有政事堂盖大印,便不能下发,反过来,政事堂的意见如果皇帝不同意,便也无法成行。简而易方,大明治国的方略,就是皇帝与政事堂的诸位大佬们相互商量着办,有时候,就是一个相互妥协的过程。

这样好吗?

有时候看起来不好。比如现在岳开山想办的事情,如果是在齐国,他只需要说服皇帝一个人就可以了,但在明国,皇帝同意了,只不过成功了一半。

这样不好吗?

岳开山有些说不准,或者从长远来看,这样是好的。因为这可以极大地避免一些愚蠢的政策出台,或者说一句犯上的话,要是皇帝昏庸,政事堂还可以对此有一个制约。

岳开山有些看不懂面前的皇帝。要知道,这个制度,完全就是他一手谛造并且作为法律典章固定下来的,一位开国皇帝,竟然设计出了一种制度来束缚自己的手脚,这在岳开山看来,的确是有些不可思议。

岳开山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进入政事堂来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当然,他也很清楚,自己要走到这一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至少,只要周济云还掌握着兵权的时候,自己是休想进入政事堂的。

或者,等到大明征服了齐国,一统了天下之后,才是自己发挥本领的最佳时机,现在,自己还是将所有的心思都用在涔州吧,这里将是自己走进政事堂的最佳起跑地点。

能将最为穷困的涔州治理成西部江南,便是自己从政生涯之中最为亮眼的一笔。

第1664章 西行记(十)

吃了饭,外面早已是黑定了,万里无云的空中,硕大的一个银盘高悬于空中,整个院子都笼罩一层淡淡的银白色的月光之中。秦风慢悠悠地喝着茶,赏着月,岳开山在一边喋喋不休地劝说着秦风赶快离开涔州城,秦风只当是蚊子嗡嗡嗡,丝毫不理会。

岳开山无计可施,只能陪坐在一侧发呆。面前的皇帝,显然不是一个能被别人劝说得动的人物,只是如今涔州的局势,让他已是如坐针毡,而皇帝在这里,不谛是将这些针尖还烧红了摆在他的屁股下面,虽然还没有扎着他的肉,但他却已经感受到了他炙热的气息。

杨亚雄在院子门口探头探脑了好几次,看到他脸上焦急的神色,岳开山也不敢怠慢,走到院门口。

“什么事?”

杨亚雄瞅了一眼院子里那个悠然饮茶赏月的人,满脸的惶急之色:“大人,不好了,外成的难民又异动,他们正在向郡城方向移动。”

“你说什么?”当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岳开山的脸色立时就变了,城里头的青壮还正在组织当中,城里头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过只有千余人,外头却有数万难民。下午一切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有了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