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对方就是不说

目前来说,其实使用这些钾肥,这成本还是有点高的。

因为他们所使用的工艺属于是溶解结晶法。

必须要用到火,用到加热溶液,那这种生产钾肥的方法虽说生产出来的钾肥质量还不错。

但这能耗,肯定也是不容小觑。

然而……

跟大唐的粮食安全相比,这一点能耗,又似乎不算是什么了。

李重有考虑过,要不要使用太阳能来进行加热。

就是做个凹面镜,然后把热量都收集起来,这说不定就可以减少一些能耗?

而如果不这样的话,那就只能是去挖煤了。

关键是……

这挖煤也不简单啊。

至少……

在钾盐矿的产地附近,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什么煤矿。

如果是要从别的地方运过去,那可能就又要走至少几百里的路了。

秋分时节。

正好也是适宜种冬小麦的时候。

李重也是带着张遂去种冬小麦。

李重捏了一把氯化钾,问张遂道:“你知道这是什么?”

张遂看着这白色的晶体,外观犹如蒸发结晶后的食盐。

一下子就进入状态。

他拿过来,轻轻地扇了扇风,嗅了嗅。

“是盐?”

接下来,就差捏一小搓,然后往舌头里舔一舔了。

李重便道:“不,这是肥料。”

“虽说看着与提纯后的食盐极为相似,但并不是食盐,经过实验,在耕种小麦之前,以及小麦拔节孕穗的时候,要是能在每亩地,都施用一定数量的这种晶体,就能起到让小麦明显增产的作用。”

“保守估计,每亩地的小麦产量至少能翻一到两倍。”

由于张遂根本无法接触到朝廷上的事,所以他自然还不知道竟还有这样的事。

李重见他在发着愣,估计也是个没怎么种过地的主,也是道:“你可知道,每亩地的麦子产量翻一到两倍,这意味着什么?”

张遂毕竟是学霸,虽说他不种地,但是,他还是很明白,这东西的作用是什么,便道:“这意味着,大唐百姓每年的收成都要比如今还要多一到两倍,百姓都不必挨饿,甚至……家里还能养活更多的人了?”

李重听着这话,这话好像没什么错。

但不知道为何,总觉得有点不是很对味。

什么叫做家里能养活更多的人?

能养活一两个就差不多了。

少生优生,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