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朕狠狠的羡慕了;能得孔圣指点,乃贫僧之幸

法海粗略的感受了一下,便能在对方身上感受到一股极强的血脉奔涌之力...这便是上古时期的人族武道么?

“阿弥陀佛。”法海念一声佛号,道:“还请仙童带路。”

“圣佛就别叫我仙童了。”那童子笑着回应了一句:“我火云洞中可无仙人,圣佛可以称呼我为卦。”

“卦?”

“当年陛下察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而后便捡在河边捡到了我,便给我取名为卦。”

“原来如此。”

这事儿法海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一趟算是涨见识了。

“圣佛请。”

“请!”

这火云洞不是寻常所在,即便是如今被称成为是三界圣佛的法海,在这里也更是始终保持谦逊本色...这才入山,便见芙蓉峰耸,紫盖岭巍峨。

又嗅得百草含香,远处又有炉烟鹤唳。

想来是神农陛下正在炼药。

神农陛下与道家高人不同,他虽有神农鼎这等天地灵气,却从来不炼丹...熬的是治病救人的药。

再往前走,还见一幅幅壁画在眼前,如有巢建屋、弇兹结绳、燧皇钻火、缁衣系裙...伏羲创八卦、神农尝百草、轩辕战蚩尤...一直到大禹治水,算是一个完结。

转过这一条山路...却见一座草庐学舍在前,其中有一位高大威猛的壮汉,正在执笔写春秋,一边儿写,还一边儿向下面听见的弟子们讲述他自己的感悟。

似乎是感受到了法海的目光,那大汉稍微停了停,对视过来的时候,还向法海招了招手...而后或是觉着有什么不妥,便向弟子们说了几句,便向着法海这边快步走来。

一旁的卦便向法海介绍道:“这位是儒家的孔圣。”

这还是能看出来的。

法海也连忙迎了上去,等双方走近了,他先开口行礼,道一声:“贫僧唐三藏,见过孔圣。”

“不必多礼。”孔圣人笑道,“你是如今人间的圣佛,老夫只是早生了你多年,痴长几岁...”

话虽如此,但法海依旧保持谦逊,在这位儒圣面前,即便是再狂傲的人,也得收起自己的狂傲之心。

孔圣人接着说道:“不过如今相识也不算晚,圣佛的唯识教法我很感兴趣,若得空时,不知可否讨教一二?”

“岂敢。”法海双手合十,“能得孔圣指点,乃贫僧之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对于孔子来说,三界没有不可学之物,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正是此理。

况且三藏的佛法,于整个三界来说算是超前的,孔圣怎么可能会不感兴趣?

而对于三藏法师来说,百家的学问他本身就来者不拒,能跟孔圣有个坐而论道的机会,这岂非是天大的机缘?

更是不能错过。

主要法海一直以三藏的身份行走三界,至于前世“金蝉子”,他基本上是不提的...不然他也算是个千年前的古人了。

若从金蝉子这边儿算起来,他跟孔圣其实还是一个时代的人物。

少言了几句,法海便暂时向孔圣告辞了,毕竟今日此来主要还是拜见轩辕与大禹两位人王的...只是在分别之前,孔圣则是从怀中取出了一卷书来,笑道:“此物圣佛且收下,只当是见面之礼了。”

书卷之上没有书名,法海也不好打开观看,便取出了一本随身携带的佛经,也赠送给了孔圣,也算是相互转交了赠礼。

孔圣也欣然接受,而后才细看封面,上面写着《成唯识论》。

过这一片山谷,却见有宝策灵台,更有一方大鼎矗立面前,此鼎并非是炎帝的神农鼎,而是禹王所铸之九州鼎的仿制...

其后楼阁飞青鸾,亭台隐紫雾。时见龙潜涧底,虎伏崖前...

不及法海细看,便听一道豪迈之声,笑曰:“哈哈哈哈哈——,唐三藏....总是当面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