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唯识教法,自成一家;在大唐是正好相反的...

准提与接引二圣听了,又能说什么呢?

当多宝如来入主灵山的时候,便已经是注定了小乘要被大乘取缔...那些原本西方教的弟子,后来修行小乘佛法的僧人,转修大乘佛法,也是大势所趋。

现在唯一值得高兴片刻的就是...那三藏法师的前世金蝉子虽然如来佛祖弟子,但如今所承之大乘教法,竟然是源自弥勒...这对于他们两个来说,也算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了。

这一卷经文,即便是诸圣此刻看起来,那也是在不经意间便沉下了心绪,纷纷用心感悟。

这是一个凡僧能写出来的经文?

老君是最先看完,他甚至觉着此卷经文一出,以往之三界佛法,尽皆暗淡。

也不怪多宝能生出将佛门之主的位置,传给这唐三藏的心思,就凭这一卷经文,这唐三藏就完全有这个资格。

随后元始天尊也将手中的经文看到,他将经文拢入袖中,并不做什么表态之意...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从这一卷经文之中,真正察觉到了这位三藏法师的心志。

虽然未见其人,但此篇经文已显其声。

若是这唐三藏早生个几万年,或是直接生在开天辟地之初,恐怕这圣位都得有他的一尊。

别的先不说,虽然元始天尊并非是佛门中人,但就以他的修行道行,也能看出这成唯识论之中的佛法境界,恐怕绝不在西方二圣之下,甚至还要在他们两个之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圣人们在这方面,自然是实打实的内行人...而若说是对佛法之感悟,又以西方二圣为先,这《成唯识论》也正是自身佛法越深厚,对其的感悟自然也就越透彻。

因此,准提与接引两位圣人,一时陷入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一旁只是浅尝辄止的女娲娘娘,见西方二圣竟然如此用心感悟一个凡僧所写的经文,还是会忍不住多出几分在意的。

太清圣人与元始天尊也是一样,他们也没有想到,一卷经文竟然能够让这西方二圣,露出这般模样。

玄都大法师更是强压着自己心中的惊骇,暗叹一声:三藏法师,不愧是你!

许久之后,西方二圣这才将经文看完,但依旧是一副意犹未尽之相。

“有此圣佛出世,乃是三界之幸。”接引圣人双手合十,以往一向悲苦不变的面色,此番也是难得露出了几分笑意。

而准提圣人的神情则颇为复杂,但诸圣也能理解他的心情。

“吾自此经文之中所见,可谓是海纳百川...佛门大小乘各宗以及密教经典自不必多说,其中甚至隐含了许多道家、儒家,甚至是当年百家诸子之思想精华。”太清圣人沉声说道。

“三藏法师行于三界,并无门户之见,故而才成此大家之相。”玄都大法师稍顿了顿,又说了一句,“听闻他之所以一心为僧,是因为出生之后便遇险,是被僧人所救,故而在明智之后,才决定真正剃度出家,以报因果。”

玄都大法师的意思是...如果当年救了三藏法师的并非是佛门,而是别什么门派,恐怕到如今又将会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景象。

但这事儿...似乎也没这个可能。

毕竟三藏法师的前半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被定好了的。

其实若非是出了“金蝉子真灵觉醒”这个意外,三藏法师在取经功成之前所经历的一切,恐怕也都是事先安排了的。

可如今么...命运显然已经是掌握在了三藏法师的手中。

甚至他这个以前被人操纵的棋子,如今已经跳出了棋盘,正在渐渐转化为执棋手。

其实通过这一卷经文,诸圣基本上也都能了解到三藏法师的为人了,甚至比从玄都大法师口中得出的形象,更加直观生动。

一个人的性情可以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