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真武大帝:妖是荡不尽的;李世民:不必留情,可下死手

北俱芦洲中的变化,已经悄然传遍了三界。

武当山。

当真武大帝得知了北洲之变时,也是不禁哑然失笑,对麾下龟蛇二将说道:“咱们在北洲荡妖荡了多少次?”

龟将拱手回答道:“似全境扫荡,共有五次...期间局部荡妖,几乎年年都有...”

“可效果呢?”真武大帝感叹道:“只是单纯的荡妖,就好比割野地之杂草,割去一茬,来年又生...妖是荡不尽的。”

“咱们行的是治标的法子,三藏圣佛与二郎真君,才是在治本。”

蛇将一旁笑道:“可若非咱们一直在遏制北俱芦洲中的恶疾演化膨胀,恐怕三藏圣佛与二郎真君在北洲行事,也不会似如今这般顺利。”

“哈哈哈哈——”

真武大帝闻言大笑几声:“你倒是会往自己身上揽功。”

但蛇将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真武大帝荡妖,那可不是说说而已...但凡当年跳得欢快的妖魔,现在连骨头渣子都是寻不见的。

其实相对于四海龙王,与五岳大帝...真武大帝才当真算得上是天庭在下界的封疆大吏,甚至这也是个听调不听宣的。

还有传言说,真武大帝其实是玉帝一缕分魂下界转世投胎...但并没有被证实过,玉帝本人也从没有承认过这件事情。

真武大帝原本是东胜神州净乐国太子,生而神灵,察微知运。

长大成人后十分勇猛,唯务修行,发誓要除尽天下妖魔,不愿继承王位...故而游历三界。

后遇紫虚元君,授以无上秘道,连越游东海,又遇天神授以宝剑。

而那位传授真武大帝无上秘道的紫虚元君,则是人族上清派第一代太师,民间称之为“二仙奶奶”,也称呼她为“南岳夫人”,在人间有着极高的声望。

之后真武大帝入太和山修炼四十二年功成圆满,白日飞升,玉帝下令敕镇北方,统摄玄武之位,并将太和山易名为武当山,意思是“非玄武不足以当之”。

这是真武大帝的身世与来历。

而后,真武大帝与六天魔王大战于洞阴之野,魔王自恃坎水、离火二气,幻化为苍龟、巨蛇,被真武大帝以神力踩于脚下,不能变动,自此便成为真武大帝的护法坐骑龟蛇二将,正是如今真武大帝的左膀右臂,得力助手。

最后真武大帝将六天魔王封印于酆都大洞,天下妖魔,一时收断,人鬼分离,冤离解脱,百姓安康,国泰民安。

真武大帝也因此被元始天尊敕封为了“玉虚师相”,又号“终劫济苦天尊”,玉帝也敕封他为镇天玄武大将军、三元都总管。

令其为九天游奕使,每月三、七日,即下降人间,巡视天下,赏善罚恶,降妖除魔,故号称九天荡魔天尊。

但真武大帝干脆就坐镇武当山,若非必要基本就不上天...如果说女魃娘娘只是在两洲之间竖起了一道荒漠作为屏障,真武大帝就干脆是时不时亲自找上门去,把北洲的妖魔们堵在家里。

他干的事情,甚至比二郎真君与三藏圣佛还过分...因为真武大帝在北洲荡魔,那是直接率着麾下的精兵强将来扫荡妖魔的,只要你敢露头...那就是一个死字。

妖族还是懂得趋利避害的,虽然也有几个铁头娃,非要去撞撞真武大帝的晦气,但绝大多数都是在收到风声之后,便第一时间躲起来...

其实北洲真正在真武大帝手下遭殃的,是那些肆无忌惮的入魔之辈,以及只会凭借本能厮杀的凶兽们。

如今二郎真君与三藏圣佛出手,才算是双管齐下,从根本上控制住了北俱芦洲中的局势。

自七大圣分崩离析,相继退场之后,妖族便没有了能够扛旗的人物,至于老家伙们...别说白泽了,就连英招与毕方都选择“跑路”,还有谁能够指望的呢?

总不能指望大日如来还俗,重振妖族荣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