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考虑到郭淮今年十九岁,即将加冠,郭禧打算给他赐字,又有点拿不定主意,问郭嘉:“伯济、伯益、这两个字,哪个更好?”

郭嘉:伯益这个字,相当拉风。伯益辅佐大禹治水,堪称一代良相。伯益还颇有地理人文情怀,据说他将治水时的见闻一点一点记录下来,内容包括山川地理、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经过后人的整理增删续写,形成《山海经》的最初版本。

问题是史书上记载:郭淮,字伯济,太原人。

郭嘉踌躇了一下:“字‘伯济’吧,好听。”

郭禧仍然不想舍弃另一个字,手抚长须:“恩,那郭淮就字伯济。伯益也是一个极好的表字,预留给小奕儿,将来小奕儿加冠的时候,不管老夫还在不在,都用这个字。”

郭嘉:“……”

他懂,糟老头给郭淮和郭奕取相近的字,是希望拉近他和郭淮的关系。

郭嘉:“呸,说什么在不在,伯父老当益壮,将来我孙儿行冠礼,也要伯父来做主。”

郭禧用手指弹他额头,眼睛笑成一条缝:“那岂不是成了老妖怪?”

离别总是容易伤感,不过这回不太一样,郭禧忙着嘱咐郭嘉一些事,一个不留神,小奕儿用竹竿子顶开鸟笼,放跑了郭禧很喜欢的一只鸟。

郭禧气得胡须乱颤,举起手杖就要揍这熊孩子。

小奕儿见机不妙,撒腿跑到院子里,跑上几步,就回头看一看。发现郭禧落得远,追不上,小家伙胆肥,还停下来,嫣红的嘴角上翘,笑得挑衅:“阿翁说,孔夫子说过一句特别有道理的话,‘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孝子受到父母的责罚,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既孝顺,也避免陷父母于不慈。)奕儿跑啦。”

郭禧也不继续追小奕儿,用手杖在郭嘉的小腿上轻轻地敲一下,气呼呼:“臭小子,你平日里就是这样教儿子的?”这臭小子……咳咳,郭嘉昨晚又和荀彧混在一处,此刻满袖盈香,香得很。

早春,冰雪将融未融,正是风寒病高发期,大约类似于后世的流行感冒。

郭嘉一到许都,就很不争气的被人传染。不过已然休养了那么久,不能也不好意思继续请病假,他决定回司空府办公。

一个每天睡到自然醒的散漫浪子,当然不可能赶得上点卯,规规矩矩地待到散值(下班),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