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页

尽管了解不深,温峤心内对这少年却也不乏高看,沈氏豪则豪矣,在江东众多人家中倒也称不上是什么清望高门。此子能在如此家世中脱颖而出,被世人与王长豫并称,可见本身便是有足够才情。

早先亲眼目睹中书兄弟反目,如今自己强邀崔珲又被拒绝,都与沈家有关。尤其崔珲言辞中对这位帝婿不乏推崇,这更让温峤加深了对沈哲子的好奇。

彼此礼应一番各自入席后,温峤开口又言到崔珲之事,重谢之后才说道:“我本有意将孔瑞接回家中,但他却固执不愿,海盐男能否劝解一二?早先我不知孔瑞已经南来,多多叨扰尊府。既受救命之恩,若再长相有扰,实在失礼太多。”

沈哲子闻言后却笑语道:“此心安处,即为故乡。崔先生愿意长留我家,若其心能适意,温公又何苦要强人所难而求全义?贤居我家,受惠实多,言何叨扰。”

温峤闻言后不禁有些语竭乃至于羞赧,他强邀崔珲确是想要自己心安,希望能对崔珲有所补偿,反倒欠于在崔珲的立场考虑。

沉默片刻后,他才开口道:“海盐男雅言,实在感人良多。此心安处,即为故乡。孔瑞他历经劫难戕害,若真能于尊府得所安心,我之强请反倒成了害他清净的恶行。我与孔瑞,相交于生死之际,彼此都能相托。孔瑞之承恩,便是我之受惠。厚情如兹,实在让我感念至深!”

这话虽然是感恩,言外之意也是希望沈家能看他面子继续善待崔珲。即便没有温峤的缘故,沈哲子也将崔珲视为师长,毕竟时下来自于北地同时又敏感于时局,而且还能为他所用的人实在太少。沈哲子善待崔珲,结恩杜赫、郭诵等人,本身就是他事业的一部分。

虽然南人亦不乏良才,但时下南北不只隔阂极深,风物差别也是极大,橘生淮北则为枳,南方的人才到了北方未必就能合时宜。来日要在北地征战复土,招揽北地人才必然要重视起来。

彼此态度虽然尚算和善,但在一番礼貌寒暄后,气氛难免变得有些冷落尴尬。温峤心内渐渐有了去意,刚待要开口告辞,却发现沈哲子正眼神灼灼望着他,不禁好奇的望过去。

“温公似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沈哲子指着温峤,神色凝重说道。

第0287章 名禄之贼

其实在很久以前,沈哲子已经不再习惯于用自己对历史的先知来衡量和判断时局、人物。一方面无论是《世语》还是时人所著传记,都失于主观,偏颇一面。另一方面随着自己对时局干涉越深,变故就越来越多,过往所知的事件轨迹越来越偏于事实。

但在今天,考虑良久之后,沈哲子还是打算再在温峤面前做一次铁口直断,因为稍后此公将会成为时局中最为重要之人,若真的出现什么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

原本的历史上,温峤在叛乱中担当国计,力挽狂澜,却因操劳过甚、忧患负荷而在平叛不久后即中风而亡。在当下这个历史中,由于叛乱延迟,此公尚未有所透支精力,因而还能无恙。但沈哲子也不敢持以乐观,若在平叛中途此公暴毙而亡,那整个江东之地,前景都是堪忧。

所以,沈哲子要确保温峤性命无虞,才敢有所进望。哪怕此言略显突兀,权衡再三后仍是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