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页

虽然沈哲子已经猜到王彬应该会招募如今在都中的会稽几家作为属官,用来打开会稽的局面。但是听到孔混居然被辟作功曹,沈哲子还是不免略有诧异。

原本会稽内史是作为刺史一类的配置,属下除长史之外,尚有八大从事作为主要属官。可是现在因为有了东扬州的存在,所以会稽便降格为寻常内郡,内史之下有郡丞作为副手,而功曹便是仅次于郡丞的第二号属官,掌管郡内官员的任用和升降。

王彬懂得拉拢会稽清望人家,这一点沈哲子并不感到意外,毕竟也是久经浮沉,如果连这一点政治智慧都没有,那是白混了。可是居然连人事权都愿意与会稽人家分享,那么可见其谋求外任的决心之大,是誓在必行,而且一定要有所建树。

孔混望着沈哲子,神情不乏忐忑。虽然他不算依附于沈家,但是能够在台中得到看重,也是多赖年前追随沈哲子的旧勋,算是沈哲子半个故吏。

王彬此去会稽,明眼人都看得出将要对沈家不利,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担任王彬属员,不免有助纣为虐之嫌。可是做大郡功曹对他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有了这样一份履历,他是内外任遍,日后便可以作为两千石备选。如果错过这个机会,未免有些可惜。

“王散骑此去会稽,应是怀有大抱负。只是乡中自有人情,若由其置划,未免不美。我是想着,如果能追随而下,必要时座前进言襄正,也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冲突。”

孔混这么说着,心里不免有些发虚。

沈哲子垂眼片刻,抬起头来后两眼灼灼望着孔混,正色道:“王散骑既然要谋大郡,何以如此小觑乡人?世兄之才,我自深知,郡丞绰绰有余,何以止得功曹!”

第0533章 南北并重

沈哲子在都中看似交游广阔,但其实他心里是有规矩在的,有的注定只是酒肉朋友,有的只是泛泛之交,真正能够相托共事,共同筹划北伐之事的,其实少之又少。

孔混这个人与沈哲子关系也算不错,但其实在沈哲子心里,也压根不觉得这个人是能够患难与共,共谋大事之人。很简单的一点那就是,本身立身的根本就不相同,会稽孔氏乃是圣人别支,本身在政治上便拥有强大的资源和影响。他们要与谁合作,选择性要大得多,根本不必、也不愿独独依赖沈家。

就像现在,孔混明知道王彬去会稽会对他家不利,居然还拿这件事来请教自己。说是请教,其实何尝不是早已经有了决定,不过来知会自己一声,避免以后相见太过尴尬而已。

沈哲子当然阻止不了孔混,但并不意味着他会乐见孔混追随王彬往会稽去。哪怕孔混什么都不做,单单这一举动就会给会稽那些次等人家以错误的暗示,让人以为郡中高门已经被拉拢策反,无疑会给王彬以浑水摸鱼的机会。当然,这也正是王彬选择拉拢孔氏的原因之一。

不过既然孔混提前通知自己一声,那么沈哲子当然也不会袖手不管。

听到沈哲子这么说,孔混脸上下意识便流露出喜色,他本以为沈哲子会因此而不喜,乃至于阻止他。不过他确实已经决定了,哪怕因此而让沈哲子不满乃至于疏远,也不会有所动摇,通知一声,不过是对以往的交情有个交代而已。

可是现在沈哲子非但没有表示反对,反而为他叫屈,无论是否真心,最起码表面上避免了尴尬。因而孔混便谦虚笑道:“我倒是不敢为此自负之想,会稽虽是乡土,但毕竟也是江东大郡,能够得王散骑青眼出任功曹,于我已是诚惶诚恐,怎敢再作更多进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