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9页

河东的豪宗乡勇先以军府的形式集中起来,避免散居于乡野,暂且放在一边不闻不问,之后全力发展河东的商事,将众多乡豪吸引到河畔定居,进一步瓦解掉河东原本的乡情。

而这些乡豪所留下的乡土,变得纯净朴实,这才是行台真正想要的河东,或垦或戍,一张白纸尽情挥洒。

在这个过程中,此前收复的关陇渐渐消化,河东的乡勇们也渐渐习惯了军府集练的聚结形式,一纸调令调离河东,潼关王师顺势接收蒲坂、汾阴等沿河一线。

整个过程,不动刀兵、不伤和气,而河东无论是乡情还是乡势,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大手抹去。至于那些从军府中退出的乡豪,他们日后也只能守着沿河一角土地谋取衣食了,还有什么能量与底气再去抵触行台?

此前大将军途过河东,言是河东此境牧治短期内不会做改变,不是不会,而是已经根本没有必要了。当然前提是,薛涛能够统合军府,将这些府兵成功带离乡境。

薛涛可以拒绝吗?激赏恩用若此,摆在他面前的只有奋求功事一途,他别无选择!

“大将军雄阔伟岸,越随其久,越叹其渊深难测啊!”

这一整套顺理成章的既定事实,虽然都是薛涛自忖思得,事实如此,他也不能笃定究竟是时势恰好还是大将军刻意营造。

而他自己对此,其实谈不上有什么抵触,尽管他也明白他家未来功业已经不可再存河东,但其实是有了一条更广阔的出路。

原本迫于无奈揽入怀中的巨财,随着他率部离开,肯定也要被潼关的王师顺势接收,不会再放于私户。薛涛对此却没有多少失落,强负非份,只会让他家越来越举步维艰,如今父子轻装上阵,勇逐事功,夯实一个忠勇节义的赫赫家名,这才是真正值得传及后世的收获!

而且,薛涛还隐隐有些自得,放眼天下,以今时今日沈大将军权势,只怕就连羯国石季龙也不配被大将军如此曲折筹算,从这一点而言,他倒应该自豪,这又何尝不是沈大将军另一种形式的包容。

第1295章 虎将待用

薛涛在蒲坂的动作,自然瞒不过一水之隔的潼关。在河东军府将士还未堪足用的情况下,潼关守军本也是此境最重要的武装护卫力量。

“薛涛终于忍不住要向乡徒下手肃清了,不再强求合流同好,倒也不算是太蠢。”

当消息传到潼关的时候,谢奕便忍不住笑起来。房间中还有其他一些潼关的守将,当河东收到调令后,潼关便也收到了调防的通知,这几日谢奕等人都在忙着集结军士,为正式接手潼关而做准备。

另一侧的李炳闻言后便也笑道:“乡流同志,若只是据保乡土,自然是众志成城。但今次遣用于外,乡情逾于军法,必然不会乐观。他临事才肯抽刀,还是稍欠几分果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