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5页

于私于公,武国诚都不能坐视不理啊。

可问题是……大蒙古国的地盘距离大周实在太远。

而且还不怎么靠海,距离最近的海岸线,还黑海……大周共和国的舰队要去黑海得走上60000多里!

如果考虑到等待合适风向的因素,一两年都未必能抵达。

另外,西方的那些国家,多半也不会欢迎大周共和国的远征军直接进入地中海和黑海吧?

这可真是让人为难啊!

“元首,长安的急递!”

刚刚出席完“共和”号下水仪式的武国诚才一回到自己的马车上,他的一个机宜官就给他递过去一份信件。

是大周共和国驻长安公使辛弃疾的亲笔信——辛弃疾是大周共和国的陆军上将,在第二次中原大战中担任过河南军团督军,打败了西宋名将岳珂。在战争结束后,辛弃疾退出现役,被武国诚委派为驻长安的特命全权公使。

武国诚展开书信看了看,原本有点阴郁的黑脸膛上就展露出笑容了,对他的这位机宜,今年只有24岁的元好问道:“裕之,马上派人去请孟尚书,武都机宜,还有两位相公,都到元首府议事。”

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华夏优先

武国诚所指的“孟尚书”是兵部尚书孟宗政,武都机宜则是都军机武国忠。两位相公则是左相慕容瑞,右相章丘。

其中孟宗政和辛弃疾一样,都在第二次中原大战中立下大功,当时是河东军团督军,攻破了晋西北的多个棱堡,将晋西北一带宋周分界线推到了黄河一线。

在战后,他也以上将衔退役,转入政坛,当选了元老,因此入阁成为了武国诚政府的兵部尚书。

武国忠则是武国诚的堂弟,义勇派的子孙,出生在镰仓,在镰仓的大周陆军小学度过了少年时代,后来进入天津骑士学院求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大周共和军陆军中任职。也参加过第二次中原大战,当时官拜旅长、师长,多次率部在前线和宋军激战。

在战争结束后,武国忠也升到了上将。不过因为他年纪比较轻,才四十多岁,没有到退役的年龄线,所以就担任了都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