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风质朴,偶有院门大开,主人家坐在院子里乘凉,有人路过,都大方主动的打着招呼。村民们见祁硕领着夫郎儿子回来,都热情的出来寒暄。
祁硕在守云村村民心里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还是个小小子的时候就去到县城谋生计,年纪轻轻的就在县城买了院子,还开了铺子,村里人教育孩子都喜欢拿祁硕做榜样。
“祁二,镇上生意可还行?”
祁硕抱着小常乐,停下回应:“凑合,能过日子罢了。”
祁硕回应了出来打招呼的村民,别人邀请他,他也回邀,这才拜别了村民,回到祁家。
祁家除了祁父祁母,还住着祁硕的大哥,祁砚一家,祁砚大儿子是个小哥儿,叫小常喜,十二岁了;小儿子是个汉子,叫小常安,也九岁了。
祁母在院子纳鞋底。虽是午时,农村的人还是大都还在地里忙农活,祁父和祁硕大哥一家都还在地里。
祁母高兴的迎接小儿子一家,抱着小常乐不撒手。
又是切甜瓜,又是端自家炒的南瓜子给乔深吃,看着小常乐捧着一小块甜瓜吃,祁母小心翼翼的问:“还是不会说话?问过大夫没?”
“看过,大夫说正常。没事,现下天天开口学着呢。”祁硕赶紧让祁母放心,怕乔深介意多疑,他自己知道母亲没有怪乔深的意思,所以赶紧转移话题:“娘,家里红薯南瓜还有多吗?”
乔深嗑着南瓜子,倒是没多想,还心大的逗着小常乐喊奶奶,小常乐呐呐了两声,继续小口地啃着甜瓜。
祁母见乔深大大方方的,松了口气的同时,也不再小心翼翼地开口:“可多呢,你这回走,多装些去。”
几人坐在院子里,看着小常乐哒哒哒的东摸摸,西踩踩,聊着天,唠着家常。
等日头不大了,农田里的人也差不多要往家里赶了,祁母便回灶房准备晚饭。
乔深也不好意思干坐着,赶紧进了灶房想给祁母打下手,祁母让他去坐着歇息,他也没好意思答应。
直到乔深切菜的时候,小常乐进来扒着乔深的腿,一个劲的撒娇捣乱要抱,没办法,这才厚着脸皮听祁母的,抱着小常乐出了灶房。
抱着小常乐去了院子,乔深食指点了下小常乐的脑袋:“就捣乱,你天天是啥也不用干,也不让爹爹干点事儿。”
小常乐懵懵懂懂的,“啊?”
这边祁硕陪母亲坐了会,祁母做饭,他也就去了农田里,想着去帮个忙收个尾也好。
乔深便抱着小常乐在院子里转悠,院子角落祁母种了些辣椒,番茄之类的蔬菜。
有的番茄已经红了,小常乐挣扎着下了地,颤巍巍的去揪番茄,抓着个半红还青的番茄就往怀里拽。
乔深嘟囔着:“你可真不识货,那红的熟透了的在边上挂着,你就可着这青的摘。”
他抓着小常乐的小爪子,转移到一个熟透的番茄上,小常乐抱着拽不下来,索性抱着番茄就把嘴伸了过去。
乔深哭笑不得的把番茄,从小常乐的嘴里抢救下来,把它摘了下来,又领着小常乐进了灶房,用水给洗了洗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