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几十年的扩张计划

“但有些细节问题,朕想与熊卿交代一下,也听听你这个老军伍的意见。”

熊廷弼躬身拱手,说道:“微臣恭聆万岁吩咐圣。”

皇帝笑了笑,说道:“原则基本上已经说明,简单,不做赔本的生意。但这个衡量,有眼前的,也有长远的,要综合考虑,不能一概而论。”

熊廷弼恭谨地听着,这种单独奏对最是清楚明白。皇帝可以不顾忌,他也可以畅所欲言。

要是在朝堂上,臣僚们你一言我一语,不仅纷乱,且让皇帝不好说出真实的意图。

比如伐缅,名义上是收复失地,洗雪前耻。实际上呢,就是侵略和掠夺。

随着灾情的扩大,皇帝已经变成了强盗,哪里有粮食,哪里有钱财,就去哪里抢。

原来还只是要打到阿瓦河,逼迫缅王签订条约。现在,则最好把阿瓦地区这个大粮仓拿下来。

天朝上国,总要找个理由开战;皇帝呢,也是要面子的,不能让人视为强盗。

皇帝不紧不慢地说着,不仅是这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扩张计划都讲了出来。

吕宋的西班牙人,屠杀当地华人,该打,该杀;巴达维亚的荷兰红毛鬼,也要被逐出亚洲;马六甲海峡这个交通要道,更要被明国切实掌握……

目标是不缺的,关键是时机和顺序。怎么能通过以战养战,不消耗太多的资源,甚至是大有赚头,才能把扩张行动顺利地持续下去。

这还是海外的争夺,国内的则主要是在北方。

收复前套只是刚刚开始,大灾害将迫使游牧民族南下寻求生存。你挡不住,人家就不是交易,而是动手抢了。

皇帝的目标又岂是抵挡,趁你病要你命,彻底解决北方之患,或是打出上百年的安定,明军的主动进攻是必然的。

这么算下来,明国还真是四面开战,还要对付大灾害。如何既平稳度过,又不影响扩张,就是需要审时度势,细致规划商议的。

“国际形势必须要考虑在内。”皇帝命人给熊廷弼端来茶水,他慢慢地喝着,整理着思路,“抓住时机,四两拔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