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自己从未亲自处罚过奴隶,但他知道在家中时,家中的管事们,是如何处理犯错的奴隶的。

炮烙、醢刑、脯刑等残忍的刑罚,也并非纣王首创。

他只是把这些用于奴隶的刑罚,施展在了那些贵族、诸侯身上。

刑罚的残酷是一方面,这种将之视为奴隶般折磨的屈辱,亦是许多贵族、诸侯,所不能忍受的。

现实十分讽刺!

几天前,伯邑考教育男童,不可偷窃,要知荣辱。

而现在,他却望着盗窃而来的果子,不断的吞咽唾沫,饥饿和虚弱,疯狂的催促着他,做出真实的选择。

饥寒交迫的伯邑考,最终吃掉了果子,而不是选择去告发。

第九天,他自己去偷了果子。

幸好没有被管理果园的奴隶抓住。

第十天,伯邑考又去偷果子果腹。

因为有了经验,所以安全而归。

伯邑考怎么说也是读过书,懂得用脑的,只需略施手段,便绕开了那些看管果园的奴隶。

第十一天依旧如此。

第十二天,吃果子吃饱肚子的伯邑考,被男童发现,随后带领男童一道偷果子,二人相互配合收获了一大堆果子,都吃饱了肚子。

第十三天,偷果子的队伍扩大到了五人,五人都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