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拜将

若是您能这么顺利的入关,那就说明中原战事同样顺利,洛公和山东群雄一定对章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信听说在昭城会盟之时,洛公主持,诸侯共同立誓,先入关中为王,您一定是想要凭借这个功劳先为王,然后借助肥沃的关中恢复实力,但是您难道真的会相信诸侯一直遵守约定吗?

纵然未来的天下共主受限于昭城之盟,顾忌洛公的存在,而为您加冕关中王位。

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过,这王位就要永远都在您的手中,到那时您精锐的兵力全部耗尽,就连关中的这四处雄关都守不住。

那王冠岂不是像水做成的一样,一碰就散,这是信所为您忧虑的!”

韩信又从军事的角度为刘邦分析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听得刘邦冷汗涔涔,他的军中没有真正的无双统帅,那些战将都是战阵之上能够冲阵的,但是在这方面就远远不如韩信。

张良不是专业人士,更是不可能像韩信这样能算战场之上的局势,只有洛亦能大致感知到,但是相比较韩信这么精确,那还是做不到的。

等到韩信暂时说完,刘邦当即就是向着韩信一拜道:“韩生,若是没有您的出现,季险些就要遭遇大难,还请您为季指一条明路,季愿意拜您做大将军。

听闻昔年燕昭王在燕国蓟城铸造了一座黄金台,季愿意为您打造一座拜将台,为您举行华美的礼仪,让您的地位在军中诸将之上,季还要将卫队之外的一切兵马都交予您来节制。”

刘邦用人秉持的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现在韩信展现出了巨大的价值,他立刻就要为韩信拜将,而且直接给了军队二把手的位置,在乱世之中,这个位置几乎要比萧何这位原先的二号人物还要高了。

洛亦自然不会在意这些,他在刘邦阵营之中位置很是特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刘邦的影子,而且某种情况下,他算是串联的角色,比如维持吕泽的地位,还不能伤害到刘邦的地位。

韩信虽然得到了洛氏的看重,但见到刘邦如此隆重的对待自己,以他的性格还是很感激的,在不伤害洛氏利益的前提下,他决定好好辅佐刘邦,成就大事。

而且马上就要有数万的兵马归于麾下,正如洛采所说,他的才能终于有了发挥的余地,还是忍不住心神摇曳,恭敬下拜道:“信拜谢沛公厚恩。”

————

高祖过南阳,欲凌武关,时信奔高祖,曰:“此取祸亡身之道。”

高祖观信雄伟,曰:“此壮也!”

复见安阳并行在侧,甚异之,乃问英侯:“何者?”

英侯曰:“圣王之臣,乃勘平乱世之杰。”

高祖素善英侯,乃询信,数日乃止,抚掌慨然,曰:“此天授王佐以成大事。”

遂拜之,位列诸将之上。——《史记·淮阴侯世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