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策划夺权

“朱重八,从你做皇帝到现在,你杀的人,到底多少该杀,我说不明白,怎么,杀得差不多了,没得杀了,要打自家孩子的主意了?”

“你也别说别的了,别说什么棣儿标儿,就说我吧,我这个皇后,是大明最大的隐患,兴许,我就是大明灭国最大的风险,把我杀了,免得你比我先死,我再干了政!”

马皇后说的是气话。

可朱元璋听了,居然眼中就多了几分杀机。

虽然这杀机只是一瞬,但,的确是杀机。

“皇后,你明明答应过咱,不说不该说的气话。”

“怎么,我都说了,我是个隐患,皇上,你赶紧把我写在纸条上,除了我这个大明的灭亡隐患,你就心静了,把大明的人都杀了,你就不怕了。”

气呀,朱元璋怎么不气。

整个大明,谁敢这么跟他说话?

“皇后,咱累了,不,咱不累,咱有事,先走了。”

朱元璋拂袖而去,口中依然念叨。

“这亡国之君,决不能是咱朱姓子孙,决不能。亏得咱早早就给朱标立下规矩,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如果一定朱家一定一定要出亡国之君,国亡了,这个君,必须先国而死。”

“如此,就算是亡国之君,也不丢人。”

朱元璋不知道,他传下去的这一句话,可以说间接导致了崇祯的结局。

……

大宋,庆历年间。

宋仁宗看着这亡国之君,还是最值得同情的亡国之君,那是实在难捱。

“亡国之君,亡国之君,值得同情,那说明这个皇帝做的还不错,皇帝做的不错,还是灭了国,想来是外患之故。”

“外患,外患……”

“难不成说的是朕?”

“朕之大宋,最大的隐患,有两个,一个是北境之患,一个是国内冗余旧政,朕夙夜勤勉,又克制,朕就还不错。”

“可如果算算这两个隐患,两个隐患,若是朕灭了国,也许,朕就是个值得同情的皇帝。”

“朕想想,朕想想,最值得同情,最值得……”

想了又想。

自己吓自己,一定一下一个准。

宋仁宗赵祯一想,脸上更难过。

“朕之新政,可以说开了好风气,冗余解了不少,这是好事,朕让大宋有了生机,有了强大的可能,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灭了国,却正好是更让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