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定储

道门当世 葫芦不是瓢 2276 字 3个月前

王皇后盛怒之下,闭锁宫门,手下大汉将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但有说闲话者必被打杀。可就跟历代皇宫一般,大郕皇宫根本就藏不住隐秘。

薛振锷偶尔摘了英雄巾,便能听得四下宫人窃窃私语,从中探得不少隐秘。

那佛母被千刀万剐,第一刀下去便承受不住,问什么说什么。奈何这佛母不会汉话,且其人并非乌斯藏人氏,而是来自身毒。

两年前乌斯藏发兵南下,灭了泥婆罗,身毒畏其兵峰,便送了不少贺礼,这佛母便是贺礼之一。

据佛母言,这一路朵思巴都不曾与之说话,只在其进宫之时拿了那牛角。而其他咒法所需邪物,都是自御花园梅花树下掘出。何人放置,那佛母不得而知。

薛振锷暗暗舒了一口气,心道这才对嘛,那牛角内中之物单单一个就邪异无比,黄门、女官怎么可能任那佛母带入宫中?

想来也唯有里应外合,才会让朵思巴邪法得了逞!

只是那内鬼又是谁人?

魏王?此人刚愎愚蠢,倒是有些可能。

楚王?这等多谋寡断的货色,怕是干不出这等事来。

齐王?福郡王?

薛振锷越想头越大,只觉得除去楚王,剩下这三个皇子哪个都能干出来这等事。

算算齐王夺嫡优势最大,想来理应不会出此险招?那莫非是魏王或者福郡王?

再想其伯祖陈德源对几位皇子的评语,尤其是福郡王:“心狠手辣、六亲不认”。薛振锷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若真是福郡王所为,只怕后续线索必指向齐王!

他收摄心神,暗自叹息。都道自古天家无亲情,历代夺得大宝者,哪一个又是良善之辈?身处其位,单纯的良善只会害了国家。

这一夜薛振锷辗转良久,略略小憩。待天明,小黄门送来早饭,一众道人刚吃了几口便有懿旨送达。

王皇后感念众道辛劳,赐下各色赏赐,便让众道人各自离宫。

薛振锷暗中猜想,想来王皇后是与二杨谈妥当了。他刻下不想追究真相,只想着皇位顺利传承,朝堂平稳过度。

随着一干道人行将出来,薛振锷取了大黑马,刚出神武门,便有家中仆役迎将上来。

“二郎,老爷命小的在此等候。二郎辛劳,不若乘坐车架?”

“不用,我还是骑马快一些。老爷可曾上朝?”

“圣上有恙,这几日缀朝。老爷这会子还不曾离府,不过早上要去衙中坐衙。”

“好,那就回府。”

薛振锷飞身上马,略略一夹马腹,大黑马嘶鸣一声,随即奔行起来。

一干人等转入长安街,行不过一刻便到了自家宅邸。薛振锷将缰绳丢给下人,龙行虎步进得内宅,便见薛珣正在三姨伺候下用着早点。

“父亲。”

薛珣略略松了口气:“回来就好。”

三姨更是上前观量:“昨儿你只留了话,那丫鬟也是个蠢的,说话颠三倒四说不分明。锷儿,怎地突然召你去了宫中?”

薛振锷看向薛珣,见其不动声色,心中便有了数。想来薛珣早已知晓此事,就是不知是谁人告知的。

“圣上中了番僧妖法,皇后娘娘请在京真修入宫破法。”

三姨唬了一跳:“啊?那……那邪法可破解了?”

薛振锷点点头:“破了。”

三姨轻抚胸口:“那就好,那就好……前些时日番僧入京闹出好大动静,我就瞧那番僧面目古怪,瞧着就是个奸的。还好邪法破了,这般说来圣上无事了?”

薛珣一拍桌桉:“妇道人家问这些作甚?你且下去,我与锷儿说会子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