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乌斯藏发兵、殷素卿下山

道门当世 葫芦不是瓢 2340 字 6个月前

殷素卿此行便是直奔真武庙而来。

三年多后山修行,殷素卿与薛振锷朝夕相处,倒是知晓薛振锷之意。祛魔存真符阵显功,日后必大行天下。从此道门想来以邪道的香火愿力必引得各家争抢。

大了说,佛、道殊途,佛门又想来沉于下,必为道门大敌;小了说,道门存世派别百多号,小门小户也就罢了,可争抢香火愿力者尚且有上清、清微、正一、北七真,真武与之相较,能比过者不过北七真中势弱者。

仅庙观数量,道门远少于佛门。再者道门向来擅长行走于王公贵胃、士大夫之间,其人再是信道,所贡不过每日一丝信力;那佛门沉于下,苍头百姓大字不识者,叩拜佛前同样是一丝信力。

如此,道门必转而沉于下。为抗佛门,道门便是不能统合,也须得名义上统合。这统合之后,若按如今情形,统合之后上清、清微、正一、龙门四派当执牛耳。

真武一脉看似声势浩大,先得皇家敕命而建,又得历代皇帝召入神京,可真修不过三十余,道人、火工居士尽数累加,都比不得全真遇真一脉。

可怜真武耗费这般大才得祛魔存真符阵,如何肯为四大派做了嫁衣?

他日若道门弥合,真武在此之前必勤加修行,催生更多真修,且广为辐射,扩大其影响。如此,方可在道门弥合之时,附于四大派之后,得一席之地。

也是因此,掌门真人才会准许薛振锷于古田传法。闾山虽有传承,却只是巫骨道皮,而今得了修行法门,换巫骨为道骨,朔源起来,可为真武支脉。

便是闾山不认此一说,来日也必与真武亲善。

殷素卿打听了龟山所在,出得襄阳城一边步行一边思忖。此时大郕天下分作十三省,湖广尤为广阔。其范围包含湖北、湖南,且有巴蜀、广西一部。

这湖北之地逐渐为汉民占据,广阔湖南却多有九苗。汉苗杂居,苗民擅盘古法等巫蛊之术,汉民引道门与之相抗,不想这道法流传,巫道结合,与那闾山一般,竟催生了梅山法。

殷素卿想去湘西看上一眼,这梅山法能否化巫为道。

殷素卿脚程颇快,日暮时分到得龟山真武庙。立于门前,殷素卿抬头观量额匾。须臾有知客道人上前稽首:“这位善……”待看明殷素卿装束,知客道人顿时改口:“……这位师弟,不知从何而来?”

道门相称,从无师姐、师妹之说,便是坤道也序入门先后而称师兄、师弟。薛振锷虽然知晓,却依旧称殷素卿为师姐,大抵是心中有些恶趣味。

他这般叫开来,引得真武一脉促狭道人纷纷改口称坤道为师姐、师妹。待离了武当山,外边却无这等叫法。

殷素卿稽首:“见过师兄,贫道殷振卿,自紫霄宫而来。”

知客道人当即喜形于色,仔细观量殷素卿,旋即问道:“师弟可是后山真修?”

“惭愧,得恩师德玉引入门楣,于后山修行三载有余,而今不过方才炼精化炁。”

知客道人当即招呼:“来人,且去收拾一间上好静室与殷师弟。知会方丈,就说同门真修到访。师弟,快请!”

方丈、住持并非佛门独有,道门宫、观、庙之首也可称其为方丈、住持。真武一脉为有别于监院,是以外间庙首称方丈或住持。

殷素卿客气一番,随知客道人入内。这真武庙不过二进,比不得紫霄、太和等宫广阔。拜了真武神像,方丈随即到来。

此间方丈名方德辉,为真武德字辈高功。殷素卿执弟子礼稽首,二人随即落座,知客道人上了香茗。

“师伯,未知庙中进项如何?每日香火几分?”

方德辉年岁比德玉稍长,五十不到年岁,生得方面大耳,好生富态。闻言当即道:“真武庙中道人并火工居士二十余,偶有居家居士到访,大抵暂住今日,与贫道谈玄论道一番方才回襄阳。

如今庙中有薄田一百三十亩,算上佃租,加上香火钱、秀才借住、斋醮科仪,每岁得银四百左右。除去修葺所耗,余下银钱将将够嚼裹。”

殷素卿并不关心真武庙岁入多寡,只关切每日香客多少。于是问道:“师伯,这每日香客可有定数?”

“进香善信哪里有定数?赶上雨雪风霜,三、五人有的;若赶上逢年过节,一、二百也不在话下。”

殷素卿皱眉,道:“每岁大抵香客数量可能估算?”

“这……这却是难为贫道了。”

殷素卿道:“师伯见谅,此番贫道受掌门真人之命,沿途查访真武各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