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围城(七)

靖难之役的过程再怎么变,一个人的性格也是绝对不会变的,后世史书会对一个人做出绝对公正客观的评价,铁铉能不能守得住济南城是一回事,但他的性格就决定了他绝对不会向朱棣投降!

那这件事就非常有意思了,今日这种情形,如果不是真的要投降,那是为了什么?

顾怀的眼帘垂了下来。

……

城内的欢呼声自然引起了城外燕军的注意,这种突然的动静让燕军加强了戒备,虽然不知道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这种情形下出现欢呼声实在是很诡异的一件事情...只是很快他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因为城头射下了一支羽箭,上面绑着铁铉亲自执笔,城里所有官员联合署名的乞降书。

这封乞降书很快就到了朱棣身前的桌案上,于是朱棣原本打算再给城里添一把火的攻城计划暂时搁浅了,他看着这封乞降书,却没有计划成功的兴高采烈,而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太早了些...朱棣料定传单入城后,城内必定军心涣散人心惶惶,在决堤淹城的威胁下,城池的防守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他打算接下来几天接连不断地攻城,以此压垮城内军民的心气,但谁能想到仅仅一天,济南就决定投降了?

真的是绝户计威力恐怖如斯么...朱棣越想越觉得诡异,但还是传令停止攻城,准备接见城中派来的议降使者。

济南城的东门打开了一道缝,有老有少有官员有乡老的议降队伍走了出来,得了朱棣吩咐的士卒把他们迎进了中军,一路上只见燕军威风凛凛刀枪林立,比起城内军民的潦倒不可同日而语,这些使者的姿态不由放得更低了些,等进了大帐,见到诸将披盔戴甲站立两旁,一道人影居中而坐,众人便知那是燕王朱棣了,忙不迭地跪倒在地,口呼殿下。

模样恭谨,言辞恳切,最为重要的是,那几个不知名姓的官员大概是为了在朱棣面前留下好印象,竟然在朱棣指责他们顽固不化的时候出言附和,言语直斥当今陛下篡改祖制,朝中奸佞作祟,这倒是让朱棣的犹疑消了几分,毕竟这话都敢说出来,那就真的是决意要依附于他了。

这就是铁铉的心机厉害之处...这一行使者,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诈降的真相!

没错,什么遣派官员,推举乡老,都是铁铉做给朱棣看的!他把所有人都蒙在鼓里,演了场戏给全城军民看,让他们都以为是真的要开城投降,这种噩梦一样的日子终于可以结束,那些欢呼声,那些稠粥和面食,都是这场戏的一部分!

要骗过别人,就先骗过自己人!

阴狠毒辣,竟至于斯。

议降的过程很顺利,因为这些使者已经把燕王朱棣当成了以后的君上,自然刻意奉迎,只是议到受降过程时,朱棣的眉毛就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