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心境

“驾!”

坐回车里的顾怀看了看徐妙锦,才发现大概故事太平淡,小丫头已经睡着了,赤着一双玉足蜷缩成小小的一团,他叹了口气,拉过毯子给徐妙锦盖上,又端起矮几上的冷茶一饮而尽,待心神平静,才提笔重新在谍报上批注起来。

从金陵出发,过黄河入山东,又一路往北,赶了半个多月的路,才进了河间三府,眼下已经一月下旬了,离开春不剩多少日子,朱棣...也果然如一开始预想的一样,已经重新整合了大军,准备再一次南下。

从某些方面来说,顾怀也是能理解朱棣想法的,多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固然更好,但朝廷同样也会缓过气来,当初一场一场艰难战事打出来的大好局面,很有可能随着朝廷大军的合兵,还有战乱地方的安稳再一次变成对燕军的不利局面,到时候盛庸可就不会再犯和李景隆一样的错误了,耽搁下去,吃亏的终究是燕军。

作为谋士,顾怀考虑得更多的往往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战略层面的优劣,毫无疑问在东昌战败之前,战场的主动权是握在朱棣手里的,数万铁骑的兵锋朝廷只能苦苦固守以抵挡,德州和河间三府的沦陷也注定让朝廷没办法再步步为营把燕军逼到北平城下,所以顾怀才会动身去一趟金陵,在敌人的大本营埋下很多钉子,让李景隆成为政治舞台上的新星,整合起另一股势力和削藩派官员对抗,事实证明他做的还不错,如今的金陵朝野已经乱了起来,但东昌的战败,却再一次把燕军逼到了悬崖边上。

终究还是要正面决战一战定胜负么...赢了盛庸的兵马会被打散,会被逼回山东,北境重归朱棣之手,打输了,朱棣就再没了翻身的可能性。

这已经不是走钢丝了,这是拿全副身家上赌桌,不过靖难不就是这么一路赌过来的么?事到临头还患得患失,往往会输得更惨。

一片莽莽群山出现在了官道的尽头,过了这片群山,就进德州地界了,眼下德州处处战火,朝廷忙着收复,残余的燕军忙着固守,而朱棣的目标,显然也会是德州。

顾怀放下笔,知道这次是避不过去了。

或许...自己又要再一次带兵了?

……

北平城外的大营里,大军已经集结完毕,从东昌战败回来后,十万步卒只剩不到一万,四万骑兵战损倒还勉强可以接受,毕竟盛庸平安用尽了吃奶的力气,也没能把这些骑兵堵在南边。

明日一早誓师完毕,朱棣就会带着这些刚刚训练整编完毕的士卒,再一次南下,去和盛庸再打一场决战。

本以为这个冬天会很平静,可谁能想到形势居然一下子坏到这种地步?现在再想休养生息却是没了机会,这一次如果再输,就真的再也无力回天了。

已经在人前表演了一次又一次信心满满雄心壮志的朱棣疲惫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对面正在打坐的道衍,目光很复杂。

这个怪异的和尚已经跟了他十余年,但他依旧觉得自己看不透这个和尚的心哪怕一瞬间。

他在想什么?他到底想要什么?他到底对这场战争有没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