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页

“而这一次,来势汹汹,号称百万,我们的军力,不足五万,眼下辽水战线已经告破,我军兵力不够,无法逐一设卡,隋军将一马平川开赴平壤城下,这是一次死战,高句丽很可能就此亡国,遭到屠戮,若要保住王族,使高句丽不遭受灭顶之灾,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上到高句丽婴阳王高元,下到各阶品的官员,全都关注倾听。

“那就是主动请降,表示臣服隋国,承认杨广是圣可汗,并每年向隋朝廷上贡,跟西域、突厥一样,只是名义上的称臣,并不会解散这里的朝廷建制,撤王号,称公称侯都可以,只要能让杨广面子上过得去,可能就会撤军,我高句丽的危机也就解决了。”乙支文德一直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这一次,连他都这样说,自然没有人反对了。

“这能忽悠住杨广吗?”高元有些担忧,难道主动表示投降,却不解散军队,不交出政权,就能让隋军撤退吗?这种口头上的承认对方圣可汗,没有实质性的表示,杨广会相信吗?

乙支文德神秘一笑道:“其实,杨广和许多大臣估计也都不想来征讨辽东,但是杨广为了圣可汗的名头,为了掩盖他失败两次的面子,所以,他骑虎难下,必须要洗雪帝王耻辱;其余大臣都是没有办法,劝谏不动,不来也得来,而且,我们并非完全没有诚意,做必要的割舍,就行了。”

大臣们以为他要割地赔款,其实乙支文德的意思,是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作为诚意,以杨广好面子的性格,不战而屈人之兵,也算给足面子。

高元犹豫片刻,半信半疑,把谈判求和的事情交给了乙支文德,并让自己的王弟高成随行,代表高句丽的王族,如果能谈拢自然好了,不必担心城毁人死,国破家亡,剩下了的几万人,根本挡不住隋军的猛攻。

此外,百济和新罗虎视眈眈,已经在暗中联合,要趁着高句丽虚弱不堪,前来讨伐,抢夺地盘,他实在不想跟强大的隋国在这样死磕下去了。

高成站出来,跟乙支文德并肩拱手,接下王命,共同负责议和之事,企图止住杨广的怒火,给高句丽留下一线生机。

第0484章 不战而胜

隋军兵临辽东城下,数十万大军,把这里围住,乙支文德、高成带了一万人马早一步过来支援,但是隋军尚未攻城,高句丽就派出使节,去了大隋阵营内送去消息,高句丽要臣服隋国,不再称王,请罪议和。

杨广的行辕面向辽东城而立,重兵把守,壕沟、拒马、荆棘等,应有尽有,戒备森严。

高句丽使节穿过层层军阵,被几道关卡搜身,确定没有携带任何武器,也不精通武艺后,才放行过去,担心他来个图穷匕首现,刺杀当今圣上。

杨广在大帐内,接见了这位中年使节,得知了高句丽王的意图后,愣住了,他本以为这次也要鏖战到底,攻克平壤城,彻底消灭这个小国,却想不到刚开战不久,高句丽王就派人求和了。

“陛下,当心是诡计!”宇文述提醒,当初他就是中计落败,葬送了二十万大军,损失重大,回来差点被军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