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经史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1406 字 3个月前

但是在宋讷严厉管控之下,国子监生们,决计是不敢违反课堂纪律的。一个个连乱动都不敢,更不要说搭话了。

这让何夕有些尴尬了。他心中暗道:“白菜萝卜,白菜萝卜。”说道:“我年纪尚轻,原不敢有误各位高贤。唯独在史学上,有所得,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二。”

“何为史?窃以为六经皆史也。”

何夕郑重地提出自己一大命题。

宋讷勃然变色。说道:“荒谬。”

何夕同时不假辞色,说道:“宋大人,要不你来讲?”

宋讷浑身发抖,终于不再说话了。

何夕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宋讷有这么大的反应。盖因何夕对六经皆史,这个概念不理解。他只是从他印象之中翻出来这个词汇。为他下面讲学做出铺垫而已。

但是他并不知道,这四个字,本身就是对理学的反动。

因为理学对于史学的态度是什么?是先经后史,主张读书人应该先读经,用经义的观点去看史学。甚至很多人说,读史使人为史所坏。将史学归于经学之下。

看似也重读史,但是经学博大精深,先读经学,就意味着不读史学了。

明清读书人很多,不知道秦皇汉武是何等人,未必不是有这种原因。

六经皆史也是消除了三皇五帝的特殊化。经学之中,三皇五帝都是远超过秦皇汉武的帝王,是所有君王学习的圣王。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所依赖的就是《尚书等上古文献。

六经皆史,就是将消除了六经的神圣性,将他们与二十三史放在同一个范畴研究。

这种事情,在宋讷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如何能忍得住。

何夕说道:“非但六经皆史,一切文字资料都可以作为史料。同样,一些古迹与古物,也是史料之中。”

只能说,何夕虽然努力学习了。但是在儒学上还是有所欠缺。根本不知道手中的六经皆史这个题目,就是能与理学斗一场的劫材。毕竟历史在中国古代一直是重要地位,经史在很多时候都可以并列的。

而历史上史学家也从来不少。

以史学为题目,很容易找到一些同盟。将自己这边做得多多。

可惜,何夕并不理解这些。而是按部就班地讲解现代史学。

其实,何夕对历史也没有多少造诣。只是从自己手机的书籍之中,选了一些,结合自己的思考与印象,他今日的目的,就是扩宽史学边界,将一切对历史的研究都纳入史学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