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页

朝廷容不下这种人,寇季安置流民之所,也容不下这种人。

在寇季的安排下,流民们最终营造出了足够他们居住的屋舍。

看着所有流民都有房子可住,寇季站在帐篷前,心中有满满的成就感。

活人无数的成就感,果然比任何成就,都让人感觉到畅快。

就在寇季站在那一排排的屋舍前面心中自傲的时候,老头背负双手,弯着腰,晃晃悠悠的走到了寇季身前。

“恩公,过几日我们就要回去了。”

老头笑呵呵的对寇季说。

寇季愣了愣,疑问道:“为什么急着回去,这里又不缺你们吃的那一口粮食?”

老头腼腆地笑道:“朝廷付的粮钱,小老儿已经拿到了。您这里也没有危险了,小老儿再待在汴京城,就没啥意思了。

小老儿得赶紧把钱送回去,分给那些还在保州翘首以盼的娃儿们。”

寇季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道:“官家知道了你们的义举,有给你这个领头人授官的意思,你不打算要?”

老头思量了一下,摇摇头,“小老儿老了,又不认识几个字。当了官,什么也做不了。既然什么都做不了,干嘛要白拿朝廷的俸禄?

与其待在汴京城里虚耗光阴,还不如回保州去,教训教训那些娃娃们,让他们以后上了战场以后,少死几个人。”

说完这话,老头盯着寇季,继续说道:“小老儿还得回去盯着那些娃儿们,防着他们有了钱粮以后得意忘形,也得时时刻刻叮嘱他们,让他们记住,他们的好日子是谁给的。

别忘恩负义……”

听到老头这话,寇季突然觉得,保州军民能够重情重义,不是天生的。

是有这些心中知道感恩的老头子们,在一旁不时的提醒,不时的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