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3页

但你有没有想过,所有人都去做大事了,谁来做小事?

而且,即便是要做大事,也要从诸多小事做起。

因为不做小事,只做大事。

是会出问题的。

我以前看过一本大食书籍,里面写了这么一个故事。

说是在遥远的乌托邦国,有一个国相,在担任类似我大宋知县的官职的时候,了解了当地百姓的贫苦,然后向国王,讲述了一些他在地方上领悟的弊政,要求朝廷革新弊政。

乌托邦国的国主深以为然,觉得他是大才,便将他调遣到国都担任国相,由他主持革新。

他在出任了国相以后,其中一项革新的政令是将王国的储粮,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折算成了本钱,借贷给了国民,以缓解地方上的高利贷,同时增加王国的收入。

你觉得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王安石听完了寇季一席话,仔细的思量了一番后,很想说一句国泰民安。

可是看到了寇季似笑非笑的盯着他,他就知道那个乌托邦国的国相,推行的这一条政令的下场不太好。

如果是好的,寇季也不可能拿出来跟他说。

王安石迟疑了许久,几次张嘴,想说出一个符合寇季心思的答案,比如‘民不聊生’之类的。

但是他觉得,他最初的想法跟这个完全是相反的,他不想自欺欺人。

所以,王安石最终只是摇了摇头。

寇季盯着王安石笑道:“我来告诉你,最后的结果就是王国的官吏逼着百姓们借贷。即便是百姓们衣食无忧,什么也不缺,王国的官吏也会逼着百姓们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