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暴氏到来

秦功 下雨我带刀 3263 字 3个月前

白衍听着娘亲的话,哭笑不得的看着娘亲。

因为赵秋,外祖母就叮嘱过一次,没想到见到暴氏后,连原本不担忧的娘亲,都叮嘱自己,白衍叹口气,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不管是赵秋的身份,还是暴氏的身份,白衍与她们的相遇、经历,传出去可能都会有麻烦。

“记住娘的话!”

孇氏看着白衍无言以辩的样子,更是笃定心里的念头,可眼下,转头看向二女一眼,木已成舟,说什么都晚了,只能期望日后儿子别再做这样的事情。

“对了,你爹这段时日,老是惦记着家中的田地!”

孇氏看向白衍,把这几日晚上,衍父老是念叨的话,对着儿子说出来。

比起长子,孇氏清楚,别看衍父不怎么管次子,也不怎么与次子交谈,但打心底,衍父更听次子的话,次子的话在衍父心中,分量也更重。

“嗯!等会衍儿便去见父亲!”

白衍听到孇氏的话后,有些意外,随后很快便想到,父亲这是在城内住不习惯。

父亲劳累一辈子,说句不好听的,从小就是父亲一手养着祖父一家,养着大伯,叔父,还有那些婶娘,而后分家,也是父亲养着娘亲,还有他与兄长。

父亲已经习惯为家人撑着一片天,如今来到这陌生的地方,不再需要劳累,不需要养着娘,养着兄嫂,兄长,还有侄儿,心里有落差,乃是人之常情。

“去吧!这忧好姑娘,我与你外祖母,打心底喜欢得紧!听说你这几年穿着的衣物,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制的?”

孇氏交代之后,满是岁月的脸颊上,忍不住露出笑容,转头再次看向暴氏一眼,随后问白衍。

见到白衍点点头后,孇氏笑容那叫一个灿烂,打量白衍一眼,便催促白衍去见衍父,然后就转身去与赵秋、暴氏闲聊。

白衍见状,看着娘亲、外祖母,十分近亲暴氏,笑了笑,放下心来,与有些无措的暴氏对视一眼,于是转身,去往书房。

黄昏下。

碑姬回到府邸之时,双眼已然红肿,在府邸正堂内,见到热热闹闹的众人,看到一个木桌后,白衍那熟悉的身影时,碑姬红肿的双眼,再次浮现泪水。

不顾其他人的目光,碑姬一步步来到白衍木桌前,随后在白衍猝不及防下,跪在地上,给白衍磕头。

“姑娘,快起来!”

孇氏等人,看到碑姬回来后,便对着白衍跪地磕头,不知道发生何事,孇氏与筠寒连忙搀扶碑姬起身。

面对孇氏的询问,白衍在衍父、大舅父等人的注视中,把碑姬的经历,换一个身份后说出来。

孇氏、筠寒、舅母等人,得知经过后,满是同情的看向碑姬,筠寒更是把碑姬拉到自己的木桌旁,不断安抚。

随着酒菜由仆从、侍女端上来,一家人便热热闹闹的吃东西,不管是暴氏,还是赵秋,亦或者徐师、碑姬,都已经忘记,多久没有这般热闹过,纷纷沉浸其中。

直至夜深,白衍留下兄长、表兄、小舅父几人交谈,便独自离开,去到书房处理一些竹简。

暴氏、赵秋、徐师、碑姬都在陪着外祖母、兄嫂她们交谈,说着各地的传闻。

木桌旁,拿着笔墨,正在竹简上写字的白衍,突然听到脚步声,本以为是徐师,或者是暴氏端茶水过来,毕竟白衍都已经习惯徐师、暴氏的陪伴,只要她们任何一人在身旁,不管有何事,她们都会记得送来茶水。

然而等白衍抬头后,这才发现,端来茶水的人,居然是娘亲。

“你这孩子,方才与你说那番话,是让你规劝你父亲,你这小子倒好,直接与你父亲、兄长商议,过几日,要回水村建造府邸!”

孇氏一边给白衍倒茶,一边叹气道。

“水村再好,也是深山之中,能好到那里去?不方便不说,也不安全!你父亲与你兄长,相信那些仆人、扈从,娘可不信!”

孇氏看向白衍抱怨着。

“娘,并非搬家,不过是在水村建好府邸,爹能偶尔回去住上几日!祖父因为叔父一事,一直不愿来到这里,等府邸建好,便让爹将祖父祖母一家,带到水村居住。”

白衍解释道,看着孇氏一脸幽怨,忍不住露出少许笑意。

白衍也知道,对于娘亲与孇氏而言,水村再好,也比不上临淄城内,毕竟临淄繁华热闹,商贸繁荣,还有巡吏与官吏治理,治安也好,如今有了钱财,在临淄不仅不需要担心安危,就是出个门,没几步就能走到人来人往的闹市,不需要再从水村走两三个时辰,才能来临淄城内。

这般对比之下,不想再回水村很正常。

“你小子,就宠着你爹!”

孇氏依旧抱怨一句,满是嗔怪的看向白衍,不过神情中,显然释怀不少。

孇氏倒好茶水后,便准备离开,不过离开前,突然想到什么。

“对了!方才晚膳之时,你可听到你表兄的话,你表兄嫂,已有身孕!”

孇氏不忘对白衍提醒一句,一番话里,绕有深意。

白衍跪坐在木桌旁,听到孇氏的话,拿着笔墨的手,瞬间便僵硬住,哭笑不得的看向娘亲。

“娘!”

白衍有些无奈。

然而还不等白衍说完,孇氏便瞪了白衍一眼,似乎不许白衍反驳,随后自顾自的叮嘱白衍今晚住在这里,说完,孇氏才转身离开书房。

白衍看着孇氏离开的背影,苦笑着摇摇头,随后继续在烛灯下,低头忙碌起来,处理着荀朔送来的竹简。

这段时日,城内楚魏燕的士族,已然尽数登记,接下来,便是静等蔺安顺、陈则、夫尧哪里送来消息,以及咸阳送来的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