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讲学完毕,林延潮手中的门生贴子,已有三百多人。
最多听课的士子达两百人之多。
由此可知学功堂,怎可容纳下这么多人。
因此每次林延潮讲事功经学时,事功堂里座无虚席不说,连讲堂前,也有不少弟子们席地而坐。甚至堂外的窗旁也是挤满了来旁听的士子。
尽管人数众多,但授课之时,近两百名士子皆是肃静,内外皆是无声。
有时林延潮身在堂上,看着众士子们听自己讲经学时,那等渴望求学的眼神,心中也不由的触动。
千百年前,孔子杏坛讲学时,不知是不是如此?
自己当年在华林寺见颜钧讲学,心底羡慕,当时自己心想圣人以中正仁义自处,再以师道行于天下!
自己或许有一日能如颜钧一般吧!
讲学十几日后,林延潮将将事功学所学,分经学和史学两类。
历史上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授弟子,并将弟子分为四科,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也是后世所称的孔门四科。
德行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有宰我、子贡;政事有冉有、季路;文学有子游、子夏。
而林延潮则是将事功学分作了经科,史科。
理学对读史不那么看重,朱熹曾说过,看史只如看人相打,相打有甚好看处。所以理学主张经经二字,也就有了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之说。
后世清朝举人不读史书,反问太史公是哪朝进士的大笑话。
林延潮则对此表示严重反对。
读书求学也是要有理与气,道与器之分。